Monday, October 31, 2016

经济学人:谎言时代-特朗普引领的政治新潮流

博讯20161030日)
    戴按:这是《经济学人》9月10日发表的社论的中译
        译者按:如果暂时把注意力从川希二人短兵相接的政治战场上挪开,用更独立的角度思考2016年的美国政治,你一定会发现2016年岁末这场分裂的、激烈的美国大选的确暴露出了许多新的东西。口无遮拦信口雌黄是川普参选以来的一贯策略,在《经济学人》眼中,川普的出格行径正是代表着一股新的、名为“后真相政治”的潮流——狂妄的政客一点不在乎自己言论的真实性,因为在这个时代,谎言能够有效地鼓动选民,打击对手。
        政治离不开谎言,撒谎从不是政治家的最大罪恶。与其从人格角度否定川普的做派,或者用民粹的借口否定选民的选择,不如深思“后真相政治”与川普现象出现的土壤。谎言为何能击败自负的主流政治精英?川普这样的搅局者是否比当下利益结构盘根错节的政治系统更能代表普通人的心声?混乱的根源究竟是川普内心的邪恶力量,还是系统在进化演变时产生的各类矛盾?《经济学人》的这篇社论尽管仍然没有超越“挺希倒川”的一贯立场,但也足以为隔岸观火的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素材。——译读·伍豪

谎言时代:特朗普引领的政治新潮流
         想想特朗普是怎样信口雌黄的吧。他的世界就像一个“幻想王国”——在这里,奥巴马的出生证明是伪造的,而且还一手建立起了伊斯兰国(IS),克林顿一家是杀人犯,而另一位竞争对手(译者注:指泰德·克鲁兹)的父亲则是刺杀肯尼迪总统的帮凶,与枪手奥斯瓦尔德共同行动。
         在“后真相政治”中,人们往往倾心于那些“貌似真相”、但事实上毫无根据的说辞,而特朗普,正是这种“后真相政治”的急先锋。他的胡言乱语非但未受惩罚,反倒成为了他倾力对抗精英权力的证明。而且特朗普不是一个人。多名波兰政府官员断言,前总统飞机失事是俄罗斯密谋的刺杀行动。土耳其的政客则声称,近阶段那次失败政变的策划者其实执行的是CIA的命令。而在那场成功促成英国脱欧的造势运动中,造势者吓唬民众土耳其很快将加入欧盟,大量移民会由此涌入英国。
         如果您和本刊一样,认为政治的基础应该是事实证据,那现在的情况着实令人担忧。健全的民主政体还可以凭借内在的防御能力对抗“后真相政治”,威权主义国家就更不乐观了。
                    谎言之王
         政治家偶尔扯点谎算不得什么新闻:想想里根,他曾经谎称“他的政府没有为确保人质释放与伊朗进行武器交易,也没有资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人士。”独裁者和民主主义者都会用歪曲事实的方法来逃避责备、掩饰无能。同时,恼羞成怒的输家也总会指责对手撒谎。
        (译者注:“伊朗门”事件是里根的重大执政污点。两伊战争时,白宫官员在里根首肯下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换取美国人质释放,赚取的资金则部分转移给中情局,用以资助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装。由于美国国会禁止向伊朗出售武器,且中情局的行为违反了国会通过的
“博兰修正案”,白宫的违法举动招致了国会的调查,包括里根在内的多名当事人遭到起诉。)
         不过,“后真相政治”可不仅仅是失势的精英为了抱怨出气而发明的说法。“后真相”
这个术语精准地刻画了一种新的倾向:是否有造假,是否有争议,已经不再重要,因为真相本身究竟为何已是次要的。曾经,使用政治谎言是为了创造错误的世界观。但特朗普这些人的做法却不是这样。他们并不打算用谎言说服精英,他们的目标选民既不信任也不喜欢精英,他们使用谎言只是为了加深偏见。
         在这类竞选活动中,感觉凌驾于事实之上。对手的质疑让敌我分明的心态更加深入人心,这种心态也正是“局外人”竞选者所仰仗的。如果你的对手把精力用在证明你的事实是错的上,那他们就必须跟着你所选择的议题走。留欧派越是攻击脱欧派夸大了欧盟高昂的会员费(每周3.5亿欧元,约4.68亿美元),就越是让这个天文数字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后真相政治”有许多种精神之源。其中一些精神是高贵的。对权威和既有知识的质疑是具有民主风格的美德;秉持怀疑精神,对领导少一点惟命是从,是改革的第一步。共产主义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崩溃,正是因为勇敢的人民有能力挑战官方的政治宣传。
         但“后真相政治”的源头中也包含有害的元素。愤恨不满是其中之一。掌权的精英在政治舞台上如鱼得水,但同时许多选民觉得失望,感到被抛弃。那些自私自利的技术官僚不是大谈欧元能够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就是妄言萨达姆·侯赛因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民众对他们嗤之以鼻。西方民主国家的民众已经不再信任专家的言论和现有的制度。
         媒体的革新也是“后真相政治”的催化剂。资讯的碎片化给谎言与谣言提供了快速传播的空间。社交网络中,人们对彼此的信任程度超出他们对任何主流媒体的信任,因此谎言会在线上广泛传播,而且会迅速披上貌似真相的外衣即便事实证据与大众深信不疑的想法相违背,他们往往也会选择先将事实抛在脑后。新闻媒体的某些做法固然出自好意,但也难辞其咎。媒体追求“公平”报道,却创造了一种虚伪的平衡,让真相本身受到损害。NASA的科学家说火星上大概没有生命;斯努克斯(Snooks)教授则称火星上到处都是外星人——据说这不过是“观点不同”而已。
         如果政治沦落为职业摔跤一般的东西,表面演得火热,内在却都是假的,那整个社会都要承担相应的后果。特朗普紧盯着“奥巴马建立了IS”这个说法不放,那关于暴力极端分子议题的严肃讨论也就无人问津了。国家政策的内在是复杂的,然而“后真相主义”政客将这种复杂视作专家用来愚弄大众的戏法。因此希拉里·克林顿的带薪育儿假期计划被搁置一边,无人讨论;贸易自由化的提议也被贸易保护的声浪淹没,毕竟贸易保护是“常识性”的要求。
         我们或许可以如此安慰自己:一旦政客们用谎言兜售出的政策开始破产,受骗的支持者可能会认识到自己一路过来的错误。不过,最糟糕的一点是在“后真相政治”中这种纠错机制是无法依靠的。谎言使得政治体制失灵,因此引发的不良政治后果会加剧民众与政客之间的疏远程度,令民众对政治体制丧失信任。而这种疏远与信任缺失,恰恰就是“后真相政治”大行其道的根源。
          “支持真相者”要挺身而出
         要扭转这个局面,主流政治家首先需要找到一套驳斥谎言的话语体系(或许可以命名为“支持真相”)。保持谦逊、放下过去趾高气昂的态度也会有用。真相自有威力。要是某些政客对不同的群体做出了自相矛盾的承诺,那就会被人在Facebook或者YouTube上曝光。如果官员在是否会见过某人或者在寻求竞选捐款的问题上撒了谎,只要追踪他的电子邮件就能把他抓个现行。
         民主政体的现存体制也会有所帮助。独立的法律系统拥有一套明确真相的机制(事实上,梅兰娜·特朗普正是依靠法律来澄清那些有关她过往的不实传言)。其他各种独立机构(尤其是使用科学方法的那些)也在促进政策的公开透明。
         如果特朗普在11月的大选中落败,那“后真相政治”的威胁似乎就会减小。但是,如今的他是这样成功,因此“后真相政治”并不会迅速消退。俄罗斯和土耳其之类的国家才是更让人忧虑的。在这些国家,独裁者用“后真相政治”的手段让反对者噤声。民众则像是被冲进了谎言的海洋,四处漂流,无所依靠。对他们而言,新潮的“后真相政治”或许只会带来老套的暴政压迫。(原载The Economist 来源:译读 编译:爵士时代蓬蓬裙林武凯、 Nelson 伍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