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0, 2020

中美脱钩,自昨日始

(SJTCZX,20200530日)
        美国时间五月二十九日,特朗普公开发表演讲,宣布了如下事宜:
        第一,取消香港的特别关税和签证待遇,并制裁相关香港与大陆官员;
        第二,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第三,整顿金融市场,清理中概股,保护美国投资者(中国企业在美国发债其实也自此行不通了);
        第四,清退美国理工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第五,全面重建美国产业供应链条,不能再在任何方面依赖中国。
        这五条内容,意味着中美关系在官方意义上的正式脱钩。此前两年的贸易战,虽然双方一步步的丧失互信,关系一步步的走向冰冻,但始终维持在关税战的层面,唯一发生的个体性针对情况,是华为。而这一次,美国的直接打击面扩大到了涉港事务官员、中概股以及理工类的留学生,这个打击面已经非常大了。美国上市的中概股总市值超过五千亿美元,这将会剧烈影响中美两边的金融市场。
        然而,最重要的事情,其实是取消香港的特殊待遇。一直以来,香港回归之后,欧美各国都是给予其特殊待遇的。香港有权发行独立货币,并且其货币信用被欧美各国所承认。各位,现在香港的特殊地位被美国取消,欧洲一定会跟进,首当其冲的,就是港币危机。
        各位,你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港币并不是各位所以为的,每一块钱港币背后都有美元储备作为支撑。事实上,只有基础港币才是依托美元发行出来的,港币也有货币乘数问题,也就是说,香港各银行依托美元从金管局换回港币之后,它能拿着这笔钱反复放贷,由此放大市场上的港币总量。目前港币的货币乘数大概是四,因此它其实是经不起任何波动的。考虑到港币是2015年后大陆外汇储备池最重要的补充,没有之一,一旦港币有点风吹草动,其连锁反应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2020年,一场新冠加速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过程。原本这个过程是可以拖延个两三年的,然而从中国蔓延出去的恐慌潮,击溃了全球经济,秩序不得不加速重建。从这个意义上说,时逢乱世,必生妖孽,这里的妖孽,指的是就是反常之事。而从中国蔓延出去的新冠恐慌,就是最大的妖孽了啊。

Friday, May 29, 2020

孟晚舟第一轮败诉之后

(SJTCZX,20200528日)
        首先提示一下,本文的阅读门槛其实很高,我尽量讲得通俗易懂。
        对于孟晚舟案,各位必须了解的是,这并不是关于她个人的刑事案件,并不是个人性质的诈骗盗窃类的案件。在本质上,这是美国司法部对华为这个企业做出的刑事检控,是单位犯罪,整个华为的管理层都属于它的抓捕范围。只不过当时华为的各级高管都已相当收敛,不再随意出国,最后美国只能通过加拿大司法部抓捕了过境的孟晚舟,然后希望加拿大方面引渡给美国。不过引渡也不是说引渡就引渡的,必须符合“美加两国均视为犯罪”这个前提条件。这就是孟晚舟案的由来。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孟晚舟案第一阶段的裁决出来了,加拿大高级法院宣布驳回孟女士的释放申请,进入第二阶段的审理。裁决书内容很长,有上万字。关于这段裁决的内容,很有必要做一下详细的解释。
        第一阶段的审理,不是实体审查,而是法律问题的争议,加拿大司法部作为控方,与孟晚舟的律师团队进行了一轮法律问题的争议:撇开孟晚舟所代表的华为是否真的犯罪这个问题不谈,单单说类似的行为本身,是否也在加拿大构成犯罪。
        各位,金融领域的各种违规行为不同于杀人放火,一眼就能看出是不是属于犯罪(其实说真的,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判断)。按照控方提出的论述来看,被指控的行为模式是:A在香港注册一家壳公司,使用这家壳公司跟伊朗做电信基站的关键零部件的买卖生意,并在汇丰银行开户,进行结算。汇丰银行按规定并不会做这种结算,不过A联通伊朗方面编造了很多虚假材料,隐瞒了真实的生意,哄骗汇丰银行做了结算业务,总金额达到了15亿美元。后来汇丰银行被美国罚款10亿美元。A的行为模式是否构成犯罪?
        我再强调一次,第一阶段的审理并不理会这个A是谁,也不理会控方关于A的种种行为的具体证据是否真实且充分,第一阶段只关注一个纯粹的法理学上的问题:A的行为是不是构成加拿大法律上的犯罪。
        因为这样的原因,今天凌晨的裁决书写得更像是法学论文,前面五千多字讲述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如果该行为纯粹发生在加拿大的话,并不构成犯罪,原因是加拿大政府并不会因此处罚汇丰银行,这些行为不会构成什么恶劣后果。后半段笔峰一转,指出这种行为必然导致美国处罚汇丰银行,汇丰银行在加拿大也有分行,这意味着这种行为实际也会对加拿大的金融秩序带来恶劣影响,所以,还是构成犯罪。
        总结起来,A行为要在加拿大构成犯罪的两个要件,必须是1、涉事银行受到大额处罚,并且2、该银行在加拿大有分行。这个论证逻辑非常有趣,我看完之后笑了半天。话说我作为曾经的法律人(好吧我脱离法律圈进入投资圈也有13年了,真是弹指一挥间啊),在裁决书出来之前,无论怎么想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一出,有一种“原来人家埋伏在这里呢”的感觉好不好。
        不管怎么样,现在第一阶段审理结束,进入第二阶段,法庭将会开始审查司法部提供的各项证据,是否能证明孟晚舟所代表的华为的犯罪行为成立。注意了,这一阶段会开始真正的审查证据了。如果由美国司法部转交给加拿大司法部的相关证据站不住脚的话,辩方律师团队必须要在这个阶段提出来了。注意,第二阶段法庭做出的裁决将不会很好看,它会综合全部证据之后直接裁定,犯罪行为是否成立。如果它判定成立的话,那么孟就将会被移送美国。
        在这里我必须再强调一次,孟案并不是个人犯罪,而是单位犯罪。如果孟最终移送美国,在美国受审并定罪的话,并不是定的她个人的罪,而定的整个华为的罪。在定罪之后,整个华为企业都将会遭遇美国刑事司法系统的追踪和处罚,这比华为现在遭遇的美国商务部门的处罚,要严重得多。如果美国刑事司法系统下定决心的话,可以抓捕华为的每一个出国员工,只要他经过了与美国有引渡条例的国家就行。这就无法形容了。
        说实话,对现在的局面,继续战狼式外交是没用的。另外的可选路径里,有一条是以认罪换宽大,美国是有控辩谈判机制的,以认罪换取宽大处理,是美国司法界的常用做法。不过一直以来我国的逻辑就是,美国司法界针对华为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刻意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认罪是绝不可以认罪的。所以这条路大概是走不通的。
        说到这里,其实我的建议是,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让华为上市好了,足以化解美方关于华为背后是军方持股的种种质疑。如果在大陆上市还不足够的话,就在香港上市也行。将华为变成公众公司之后,它的股权架构和决策机制就清晰了,所有重大决策也敞开了,起码在明面上,美国再拿华为暗中窃取信息机密之类的理由来刁难华为,就站不住脚了。上市之后的华为也依然还是中国的企业,就跟中石油和中国银行上市之后并不会变成老外的企业一样,不需要担心中国的优质资产流失的问题。华为老员工手里持有的名义股份,上市之后也能变现。
        总之,华为上市,大概就是化解目前的所有问题的终极方案了。包括孟女士的问题,上市后的华为认个错,承诺以后遵行国际法规,该承担的巨额罚款都承担一下,其实也就是股民承担,这在中国股民看来其实属于“利空去尽是利好”,根本没啥大不了的。孟女士个人那里,也就没啥责任了。现在一定要死顶着对着打到最后的话,孟女士个人坐一辈子牢不算什么,华为任何一个普通员工只要一出国就被美国司法部盯上的话,那这事,就不知道怎么形容了啊。

Thursday, May 28, 2020

【新冠追踪】欧亚复元

 (MGZJ,2020-05-28
          (原文图表从略)
        首先要说的是亚洲韩日新三国现在的情况,在放上数据表前我直接给出结论:这三国现在早已没有了大碍,并且都已经开始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行。
        首先说韩国。韩国是今年以来全球最耀眼的明星国家,它创立的抗新冠模板为全球所仿效。它研发了快速出结果的检测盒,并因此创造性的开创了公路检测模式,不再需要疑似病患去医院排队检测;为了完成检测站的全国覆盖,它甚至动用了军医队伍。它发起了全国性的“保持一米间距”活动。它禁止人群的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同时尽量的保持了经济的正常运行,没有简单粗暴的封城闭户和禁业,各种工商业活动可以保持一米间距的前提下正常开展。56日之后,韩国宣布逐步取消这些温和的防控措施,经济完全步入了正常化的轨道。这些神一般的操作,保证了韩国从头到尾没有发生中国式的举国恐慌,也没有踏入大规模失业的陷阱。截至4月份韩国的失业率依然保持在4.2%,与2019年底的4.0%基本一致。
        在这整个过程中,韩国的病情发展并没有发生什么反复。229日达到当日新增确诊的峰值1128宗,就开始坚定的掉头下行,到331日下降到100宗以下,中间刚好间隔一个月时间。56日韩国经济正常化之后,中文媒体普遍红着眼睛预测韩国的确诊数据必然会爆发一波,结果根本就没啥事,单日新增确诊依然维持在20宗左右。当然了,我也理解国内媒体为啥血红着眼诅咒人家大爆发,毕竟国内付出了血的代价,全国范围封城闭户禁业,现在你韩国居然兵不血刃,轻轻松松的连失业率都不涨,就搞定了让中国人恐慌至极的新冠,是可忍熟不可忍,简直连三观都要被颠覆好不好。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526日,韩国的死亡病例平均年龄79岁,这也是欧美各国普遍性的平均死亡年龄。至今已发布详细死亡数据的全球主要国家中,只有中国的平均死亡年龄偏低,约71岁。这大概率与我国对新冠患者滥用“血必净”这类副作用极恶劣的中药注射液有关。下图是韩国卫生部发布的死亡病例年龄分布,官网地址为:http://ncov.mohw.go.kr/bdBoardList_Real.do?brdId=1&brdGubun=11&ncvContSeq=&contSeq=&board_id=&gubun=  
        各位可以清晰的看到,截至526日零时,韩国的整体死亡率为2.4%,在不考虑无症状患者的情况下,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新冠死亡率,1-3%。韩国的公路检测模式其实也无法刷出人群中的无症状患者,毕竟它也需要国民自愿前往各检测站接受检测,而无症状患者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病,当然也不会去进行检测。在总共269名死者中,60岁以上的死者共有249名,占比达到92.6%。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各年龄段患者的死亡率,80岁以上患者死亡率为26.7%70-79岁患者的死亡率为10.96%,这两个年龄段的死亡率都不算低,不过一到60-69岁,患者死亡率就剧烈下降到了2.83%。年龄再往下的患者死亡率就极低了,全都低于百分之一,不值一提。这意味着对于60岁以下的患者来说,新冠基本上没有危险性可言。
        接下来看新加坡。新加坡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客工宿舍。客工是新加坡的一种奇特的现象,由于新加坡本身的劳动力短缺,它长期大规模向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招募拿短期签证的工人,其中中国籍客工规模一般维持在40万左右,东南亚籍的客工规模一般维持在80万左右。他们居住在统一的、拥挤的宿舍里,这种环境当然是传播病毒的温床。不过他们基本上都是壮劳力,按照韩国的经验,这些人即使感染新冠,死亡率也非常低。
        新加坡在45日之后,对于客工宿舍采取了覆盖性的全面检测,挨个对120万客工进行全面清查。这就是一个刷数据的过程,全世界唯有新加坡采取了这种主动型的刷数据模式,实在是因为它是一个岛城型的迷你型国家,刷得起。上周我国武汉市也启动了这种全面刷数据模式,单单这一个千万级人口城市要全面刷数据,为了完成人力上的准备,就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了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过去支援。新加坡这么刷数据的结果,就是把客工中的无症状患者全都刷了出来。45日之后新加坡每天新增500宗左右的确诊病例,其中客工患者占比达到95%左右。举例来说,525日新加坡确诊344宗,其中客工338宗。
        以壮劳力为主的客工成为了患病主体,并且通过主动型的覆盖式检测,把人群中的无症状患者都刷了出来,按照我们的普遍经验,这意味着新加坡的死亡率必然低得令人发指。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截至525日,新加坡的死亡总人数只有23人,对比其31960宗累计确诊病例,死亡率低到只有0.07%。这个数据,就是经过全面统计之后的新冠的真实死亡率。并且新加坡的危重病患人数同样也是极少,长期以来都是十宗左右,525日当天的危重病人只有8名。即便这8名患者最后全都死亡,新加坡的死亡率也只有千分之一。为了这样的超低死亡率就持续性的采取封闭措施,简直是匪夷所思。所以即便现在每天还有三五百宗的新增确诊,512日新加坡依然宣布进行经济重启,并当即决定开放国境,这就是原因。
        接下来我们看日本的情况。日本与韩国和新加坡的情况完全不一样。韩国采取公路检测模式,新加坡更进一步,主动型的全覆盖检测,而日本则一路佛系到现在,它坚持只测重症,对实施全面检测毫无兴趣。并且它也从来没有封闭过国境,也没有采取过什么闭户或禁业措施。所有的隔离和管控措施都是假装搞搞,从不强制,并且傻乎乎的真的打算执行这些措施的企业,还会遭遇政府凶狠的处罚。至今为止,日本7成左右的新增病例都是国外输入型病例,对此日本政府也是毫不在乎。日本经济高度依赖对外出口,国境是绝对不会封闭的。当然了,这种搞法也就是日本这种贵族治国的国家才能搞得出来。它的首相、议员以及财团首领几乎全都是世袭的贵族世家子弟,彼此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贵族们选择了保证经济正常运行,那就是大局已定,少数几个恐慌的华裔,根本翻不起浪来,没法将恐慌情绪传导到广大日本民众之中。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日本截至4月份的失业率维持在2.5%,较2019年底的2.2%,只不过是微涨。
        有趣的是,就这么随便搞搞,日本居然也成功的消灭了新冠411号日本的新增确诊达到峰值的743宗,到56日降到一百宗以下,525号也就是42宗,这已经不算什么了。到这种时候,日本连表面工作都懒得做了,直接宣布从525日开始经济全面正常化,之前发布的那些从没真正实施过的防控措施,全部取消。
        总结起来看的话,韩国56日恢复经济的正常运转,新加坡是512日,这两国其实还算真的做了一些管控动作。啥都没管过的日本于525日宣布经济正常化。韩新日三国,到现在这一刻,全都正常化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现在亚洲的主要变数是印度,每天还有几千宗的新增确诊。当然,这并不是印度的全部新增患者,只不过是它的检测能力覆盖不到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罢了。不过对于印度,我们根本没啥好担心的,印度的国民平均寿命只有61岁。对于新冠病毒的基本发作规律,我们已经知道了,60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普遍低于百分之一。印度这样的穷国家流行一下新冠,根本就不是事,老百姓活到60岁以上不容易,一不小心真的活到了,死了也就死了。所以印度政府其实也没怎么当成一回事,四月份只有迫于源起于华裔的恐慌潮,在极少数的几个城市假装搞了搞人际隔离,摆拍了几个警察挥棍子打人的视频,这就是全部的防控手段了。所谓城市之间实施交通隔绝措施,人家印度人民照样集体扒火车扒得很欢畅,根本就没有隔绝这一说。525日,就在每天新增确诊几千宗的背景下,印度宣布重启经济,取消隔离措施,看起来人家根本就没怎么在乎过所谓的新冠。这里顺带说一下,非洲国家的人均寿命只有54岁,更加没啥可担心的。
————这是一条分割线————
        接下来我们来看欧洲方面现在的情况。整体来说,欧洲在420日进行经济的全面重启,此后它的新冠病情也没有发生过反复,新增确诊一直呈现萎缩趋势。
         420日,欧洲经济全面重启的当天,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这五国的合计新增确诊15033宗,到525日下降到2715宗,降幅高达81.9%。这意味着所谓的经济重启必然带来新冠再次爆发的担忧,根本就是杞人忧天。新冠过去了就是过去了,这个病毒并没有中国的恐慌国民想象中的持续爆发的能力。
        关于欧洲的情况,本公号已经进行过多次详细阐述,这里不再分国度进行详细阐述。在本文里,值得强调的有两点:第一,英国的新增确诊量现在也已经呈现清晰的下降趋势,从56日的阶段性峰值6215宗,下降到525日的1625宗。英国的经济重启时间相对于其它四国稍迟,512日才正式重启,现在的数据趋势表明它的重启决定毫无错误。第二,则是最为我所关注的,血清抗体检测数据。欧洲各国在5月份都已经开展了全国范围的随机抽样血清抗体检测,以将人群中隐藏着的无症状患者都刷出来,摸清新冠的真实死亡率情况。现在西班牙的数据已经首先出来了。
        西班牙从415日开始,在全国范围进行了数以百万计的血清抗体检测,这个检测量已经非常大了,绝对不是那种小型机构随随便便只做了几千宗检测就宣布结果的简单操作。西班牙的这种超大规模血清抗体检测,其结果是完全可信的。根据其58日发布的检测结果,(这里当然必须给出西班牙卫生部的官网报道网址:https://www.mscbs.gob.es/gabinete/notasPrensa.do?metodo=detalle&id=4914  )其全国各地检出的抗体阳性率从1.4%-14.2%不等,平均抗体阳性率为5%。需要说明的是,西班牙的血清抗体检测对象,排除了已确诊的23.5万病人。5%的抗体阳性率,距离群体免疫确实还远,但是,这个数据出来,就意味着西班牙的新冠死亡率,出现了剧烈下降,根本不是我们以为的11.4%
        以西班牙全国登记总人口4673万(未计流动人口)计,5%的抗体阳性率,意味着西班牙全国无症状且现已痊愈的新冠感染者总人数达到233.7万人。再加上通过核酸确诊的23.5万人,合计达到257.2万人。这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感染者基数了。现在西班牙的病情数据已经基本上稳定,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都是百位数,新增死亡人数则只有十位数。525日西班牙卫生部进行了一次数据清理,将此前误计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清了出去,现在的数据也算是比较精准了。按当前的死亡人数计,西班牙的新冠实际死亡率为:26834例÷257.2=1.0%
        (这组数据的西班牙卫生部官网链接:https://cnecovid.isciii.es/covid19/#grupos-de-poblaci%C3%B3n
        就西班牙的这2.68万名死亡患者而言,平均死亡年龄80岁,其中86%70岁以上,95%患有基础疾病。考虑到西班牙的人口老年化现象比较严重,人均寿命82岁,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19%,所以西班牙的新冠真实死亡率1%,高于以精壮劳力患者为主的新加坡的千分之一,是可以理解的。1%的死亡率,大致上就是人口老年化国家在漫不经心之下遭遇新冠的最严重后果了。当然了,百分之一的死亡率,你要说它很低吧,也不算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要说为了这个百分之一的死亡率,就发起全国性的封城闭户禁业,这简直就是神经病。
        对于欧洲来说,现在最大的变数在于俄罗斯,现在它每天的确诊量也有近万宗。不过俄罗斯的人口老年化现象不严重,人均寿命65岁。并且有意思的是,俄罗斯的检测能力不弱,它自行研发了快速检测盒,然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范围检测。这么一搞,人均寿命不高+大范围检测,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结果:俄罗斯成为了全世界大国中,表面上的新冠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链接地址: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situation-reports/20200525-covid-19-sitrep-126.pdf?sfvrsn=887dbd66_2
        根据世卫组织官网数据,截至524日,俄罗斯累计确诊35.34万宗,死亡病例3633宗,死亡率1.0%。对性情粗暴的俄罗斯人来说,这种死亡率简直都不算是个事。于是从512日开始,即便每日确诊量依然维持在一万宗左右,普京依然宣布经济重启。这就是对所谓的新冠根本就不在乎的态度。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很早就启动了血清抗体检测。俄罗斯的新冠患者的5成左右集中在其首都莫斯科,为了摸清莫斯科的实际感染情况,莫斯科进行了高达5万次的血清抗体检测,523日,结果公布:12%的抗体阳性率。(相关新闻地址:https://3g.163.com/dy/article_cambrian/FDGLUC780514TTLA.html?from=history-back-list)由于检测样本量足够大,这个结果已经非常可信了。莫斯科总人口1500万,这意味着莫斯科的实际感染人数达到了180万。对应莫斯科当天的新冠累计死亡人数1993人,实际死亡率低到0.1%的水平,与新加坡的死亡率情况基本一致。
        就目前而言,全世界的政府其实已经达成了普遍性的共识:重启经济,远比这个死亡率极低的新冠病毒重要。现在全世界各主要国家,普遍表现出对中国的不满,骨子里的原因,其实并不是因为新冠发源于武汉,而是恐慌源起于中国!在毫无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中国就执行封城闭户等措施,并向全世界散播恐慌,然后把全世界经济都带进了沟里。现在欧美各国普遍宣布的经济重启计划,最重要的一点内容,都是建立属于自己的重要产品的产业链条,不再愿意放在中国。这也算是我大中国的恐慌国民,求仁得仁了吧。

Monday, May 25, 2020

蛮族勇士【新冠追踪】美国应无恙——被污染的数据背后

(美股之家,2020-05-24)
        这一篇,是我对美国的新冠病情数据的集中吐槽。美国的新冠数据,遭遇了极严重的污染,想要算出美国现在每周到底有多少新增的新冠病人,简单的去看美国CDC发布的新增确诊数据,是不行的。作为全网首屈一指的数据大师,本文将会尝试清理数据污染,推算出美国较为真实的确诊数据。相信我,本文将会令你们发现真正的数据之美。
        最令人烦躁的事情在于,从45日开始,CDCProbably病例也列入数据统计,也就是将我们惯称为疑似病例的数据,也作为确诊数据发布出来。注意,它这个Probably病例,不仅包含确诊数据,还包括死亡数据。下面给出的是美国Probably病例的定义,CDC官网链接为(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ases-updates/cases-in-us.html):
         (英文原文截图,略)
这段话的翻译为:
        一个可能的病例或死亡是由下列情况之一定义的:
        符合临床标准和流行病学证据,但未对COVID-19进行确认性实验室检测
        符合设定的实验室证据以及临床标准或流行病学证据
        符合重要记录标准,但未对COVID19进行确认性实验室测试
        也就是说,美国45日之后的数据口径,类似于我国湖北省在212日那天,将一万多宗“临床确诊”数据纳入确诊数据,在扯淡程度上是完全一样的。并且,我国也还只是纳入了临床确诊数据,美国是连死亡病例中根本没进行过核酸检测,只不过临死前咳嗽了几次的病例,也作为Probably病例纳入了统计。
        对这种数据口径,我实在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评价。不说民主党各州无视重复检测的问题,将每一宗核酸检测阳性结果都视为一个新增病人的扯淡之处了,单单这个将疑似病例统统视为确诊病例的问题,美国人自己就把自己的数据给严重污染了。就美国的这种极度扯淡的新冠数据统计模式,也不知道他们哪来的勇气敢嘲笑中国的新冠数据统计不科学。当然了,这事其实也与美国国内剧烈的党争有关,CDC其实是站民主党的,能给特朗普添堵,让大家根本搞不清楚新冠的现状,算是CDC的一种政治抉择。也正因为这样的原因,特朗普跟CDC的专家们也是渐行渐远,两边一步步开始相互对骂,特朗普时不时就威胁说要炒掉CDC的各路专家,这就是原因。
        要理解美国的病情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唯有无视饱受污染的确诊数据,回头来看真正的阳性检测数据以及就诊数据,这些数据都是CDC挨个数人头的结果,无从污染,CDC即使再有政治倾向,也不敢在这种数据上造假。下面是美国截至第20周(516日)的商业实验室抗体阳性检测数据趋势(按例给出网址: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vid-data/covidview/index.html,每次都能给出官方数据来源的做法真的是很酷有没有?),注意,美国有三类实验室可以进行新冠核酸检测,分别是商业实验室、公共卫生实验室以及临床实验室,其中商业实验室承担了最多的检测任务。
         (图表略)
        注意,上面的图,左边的曲线图各位只看那条黑色的线就好了。第十四周美国商业实验室的整体检测的阳性率为23.1%,到第20周下降到了7.9%。右边的表为具体检测数据。即便不计其中的重复检测(一个人可以进行多次检测),截至516日的第20周,美国商业实验室检测出来的阳性病例为70080宗。较第14周峰值的125154宗,降幅高达44.0%。这种降幅本来应该在确诊数据中体现出来,然而美国由于从45日之后将疑似数据也列入确诊数据进行统计,所以居然长期维持每天2万来宗的确诊病例。为了让各位更加清晰的了解美国的确诊数据到底被污染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我不辞辛劳的将美国三大实验室的全部阳性检测数据都进行了汇总,与CDC发布的确诊数据进行了比较,见下图。各位,下图将会刷新你们的认知。你们将会认识到,为了帮助民主党在竞选中获胜,CDC无聊到了什么样的地步(顺便说一句,也就是在我这里,各位才能看到如此深刻的数据分析啊):
         (图表略)
        单单第二十周,美国三大实验室合计的阳性检测结果为8.89万例,这其中当然包含有大量的重复检测结果,因为一个病例为了进行确诊方面的验证,有可能进行多次检测,同时,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也会进行多次检测,以了解其病情进展,是否已经痊愈。因此在理论上,纯粹的阳性检测结果,一定会比确诊病例的数据要大,并且是要大得多。然而在美国,这一切神奇的颠倒了过来。第二十周美国CDC发布的确诊病例高达16.37万例,较阳性检测结果数据高出了足足84%。也就是说,即便不考虑重复检测的问题,在第二十周的确诊数据中,也有超过8成是所谓的Probably病例。
        各位,之所以出现这种确诊患者数>阳性检测数的扯淡情况,实在是由于美国式的联邦行政体制造成的。卫生管辖权并不统一归属于联邦政府,而是分散在各州手里。各州委托各类型实验室进行检测,然后由各州卫生部门进行汇总,并在汇总过程中加入它们认定的Probably案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各实验室无权剔除重复检测案例(在没有统一的人口登记的情况下, 事实上各实验室也缺乏技术手段剔除重复检测的情况);另一方面,联邦政府对于各州卫生部门夸大病情数据的行为,也没有监督权限。如此综合下来,美国的确诊和死亡数据就遭遇了极严重的污染,一天天丧失可信度。
        14-20周,美国三类实验室的合计阳性诊断数为86.87万例,同期CDC发布的新冠确诊数合计为130.61万例,两者之间的差值达到了43.74万例,这个差值,也就是所谓的Probably病例。如果将这部分莫名其妙的数据剔除的话,美国的总体确诊量至少被高估了五成!至于死亡数据被高估了多少,更是无从统计。所以特朗普多次公开发火,要求CDC改变目前的扯淡统计口径,这就是原因。在这里顺手甩一个我国媒体的相关新闻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652951695591839&wfr=spider&for=pc  ,在文盲式的中文媒体的世界里,特朗普公开质疑CDC的数据统计口径,是其弱智和无能的表现,广大中文媒体根本不理解该质疑背后的原因,当然了,要求它们去理解这么高深的问题,也实在是强人所难。就这样吧。
        接下来的数据,是住院数据,这也是挨个数人头的结果,是无法Probably的,毕竟不可能有一个可能在住院的病人,薛定谔的病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这个数据也是相对可信。我直接放上数据表(链接地址: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vid-data/covid-net/purpose-methods.html):
        截至516日的第二十周,根据CDC方面挨个数人头的结果,美国的当期住院总人数只剩下1.51万人,对比其141万的累计确诊人数(我不厌其烦的强调一次,其中至少包含了43.7万的Probably病例),确诊病人的当期住院率低到只有可怜的1.1%。这已经相当于没有住院病患了。各位,你们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始自终,美国的医疗系统没有经受任何冲击,即便是所谓的重灾区纽约市,大张旗鼓的邀请了美国海军医疗舰“安慰号”过去,搞得好像病床数特别不够似的。结果安慰号331日到达纽约,51日撤离,统共1000多张床位,总共仅接收了182名患者,船上的500张床位中只有71张被占用。
        而面对这样的住院数据,对于CDC发布的浮夸的死亡数据,我简直无从吐槽。第20周)CDC发布的新冠死亡人数累计为3.83万人(当然,这里面也含有Probably病例),对应当周仅1.51万人的住院人数,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极其荒谬的结论:每个住院患者都必须死2.5次,死一次之后还要爬起来再死一次,然后还得恢复到半死状态重新死一次,不然根本就死不够人。
        数据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对美国现在的实际确诊人数做一个合理推测了。第20周的阳性检测量8.89万例,其中住院病人每周必须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以跟踪病情进展,这里需要扣除1.51万例。剩下的阳性检测数据,我们推定每个确诊病人都会做两次检测,以验证第一次的阳性检测结果。这样算起来,(8.89-1.51)÷2=3.69万例。这大概就是美国第20周的真正的确诊病例数量。对这个推理的结果,我们需要拿出门诊数据来进行验证。如果它与门诊数能够形成对应,在数量级上相一致的话,那就形成了数据上的逻辑链,也就意味着我们挖掘出了被CDC刻意隐藏的真相。
        下图美国的门诊数据,主要是ILI(包含新冠在内的发热病人门诊数据)以及CLI(包含新冠在内的肺炎病人门诊数据)的演变情况(数据链接: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covid-data/covidview/05212020/covid-like-illness.html)。注意,门诊数据也是无法夸大的,它同样无法搞出Probably来。
        (图表略)
        在具体数据上,ILI门诊量在第十二周达到峰值的84534宗,到第20周已经下降到11736宗,降幅86%CLI门诊量在第十二周的峰值为107625宗,到第20周已经下降到35359宗,降幅67%。这都是相关病情大幅度缓解的标志。当然了,无论ILI还是CLI,都不光是新冠,这里面还包含了流感和社区型肺炎等疾病。要知道年初原本就是普通感冒、流感和社区型肺炎的高发期,美国每年的流感门诊人数约为100万人,社区型肺炎就诊人数约为50万人。单就第20周而言,CLI+ILI的门诊量合计4.7万宗,考虑到其中的普通感冒、流感和社区型肺炎的存在,真正的新冠病人门诊量,应该就是3万余宗。这个数据,就与我们前面做出的推理相互印证,形成了完整的数据链条。根据我们前面的推理模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美国截至第20周(516日)的真实的每周病情发展数据,也就是下表的数据:
         (图表)
        根据推算,从第十四周到第20周,美国的累计实际确诊人数约为34.10万。这才是真正的确诊人数。也唯有在这样的数据之下,我们才能理解,为何第二十周的当期住院人数只有1.51万人。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新冠的重症率约为20%,欧美各国普遍执行重症住院的政策,轻症一般都是在家自我隔离。在此期间美国累计34万人确诊,其中约两成重症,也就是累计约7万人会住院,在7周的时间内这七万病人陆续入院和出院,病房里现在还剩下1.5万人,这才是一个合理的数据。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要吐槽的是:民主党为了阻止特朗普连任,早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了,夸大一点新冠确诊数据,根本就不算什么。这几年来民主党针对特朗普的种种动作,通俄指控幼稚得就跟小孩玩泥巴似的;至于通乌克兰的弹劾案,通篇看下来,纯属无稽之谈。民主党各州长现在拿着这套扯淡的数据,坚持不复工,意图以本州经济自杀的方式,阻止特朗普连任,这才是最令人匪夷所思之处。无底线的党争无处不在,强大如美国,也不能免俗啊。呵呵,呵呵,呵呵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