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10, 2023

艾睿:一个更极端的主张:终结经济全球化?

 (今日美政,08/09/2023

       我们昨天谈到了一些极端派对于美中关系的看法。他们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无力与中国极权制度举全国之力参与竞选的做法相抗衡。因此提出和中国完全脱钩的建议。

       今天我们继续就这个问题再深入一些探讨。

       中国崛起的背景,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全球化这个东西,到底为世界经济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哪些人受益,哪些人吃亏,然后从这个角度来看看,西方发达国家到底应该对全球化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民主制度到底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于世界经济发展来说,几乎无人可以否定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在推行经济全球化的近 40 年来,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1985 年全球 GDP 12.5 万亿,而去年已经超过了 100 万亿。五年之后,也就是 2028 年,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全球 GDP 会超过 135 万亿,也就是说,在 40 年的时间里,全球经济增长超过了 10 倍。一些全球性的金融灾难,包括 Covid 疫情的影响,在这根高速增长的曲线都只是表现为一个小小的回调。至少我们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和全球高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一种正相关的关系。

       但是,如果你关注的不是全球的经济增长,而是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增长,你会惊讶地发现,全球化对于美国的经济增长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之前和 1980 年代之后,美国的经济增长速率几乎是不变的,只是在波动性上稍微变得平稳了一些。

       现在的美国,从名义 GDP 来说,依然是世界第一的。但如果从平价购买力,也就是 PPP (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平价 GDP 实际上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大约在 30 万亿美元的水平,而美国依然是 25 万亿。更有甚者,如果从 PPP 的角度,按照目前经济发展的模式和趋势来看,到了 2050 年,也就是 27 年以后,美国的平价 GDP 将会落后于中国和印度,甚至落后于印尼,而排在世界第四位的水平上。

       美国历年GDP增长率(图表略)

       因此,自然而然地,我们会问,全球化真的对美国有利吗?

       我们还是要来看细节。

       全球化之所以成功,主要来自两个因素。从全球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平均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由于资本的全球化,更多的产业资本投资在了原本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国家,加速了他们的工业化水平,因此提高了全球的平均生产率。这很好理解。另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促进生产率提高的所谓比较优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也就是说各个国家和经济体开始专注于自己本地生产的优势。自己不具优势,或者成本较高的优势则依靠低关税甚至无关税的进口来完成。这相当于全球范围的分工合作。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一个巨大优势就在于分工合作,每一方只做自己最擅长的部分,然后通过交换来相互满足,这自然大大地提高了全局的生产率水平。

       但是,从全局来看的好处,并不一定对每一个经济体都是好的。或者说,对于某一个具体的经济体来说,好处和带来的问题有时候是不平衡的,甚至总体上来说,是不利于这个国家经济的。我们来看看全球化对哪些人更有好处。

       首先,跨国公司和产业资本肯定是从中获利的。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征,就是资本的全球化。投资者可以选择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投资,以获得更大的回报。比如跨国公司们,即可以更有效地投资,又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他们无疑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其次获得好处是发展中国家,他们不但可以在外国资本的帮助下迅速提高自己的生产力水平,又可以获得来自发达国家的最新科技和管理技术。这方面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后一个比较明显的受益者是消费者群体,他们因为经济全球化而获得了价格更为低廉的产品。拿美国的商品价格为例,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去掉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的电视机价格下降了一半。电器,服装等日用品价格都处于持续下降的通道里。汽车的质量出现巨大的提高,但价格几乎没有改变。

       但全球化中最大的输家是谁呢?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发达国家的中等技术的产业工人。由于资本向发展中国家倾泻,大量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由于自身的劳动力价格太高,无法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竞争,他们大量地失去了自己的工厂和工作职位。这其实就是美国长期以来工资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也是美国贫富差距加大的原因。因为处于收入顶端的人群要么是自己的技术可以全球获得应用(比如软件工程师),或者他们的资本可以全球流动 (投资者)。他们从全球化中获益,而普通产业工人除了可以享受到更低廉价格的商品以外,他们得不到太多全球化的红利。相反,他们的工资无法增长,他们的职位岌岌可危。

       其次受到冲击的还有发达国家的政府。发达国家的政府税收和自己的 GDP 增长相比,逐年下降。拿美国的 GDP 为例,从 1980 年到到现在,美国 GDP 中的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占比,从 GDP 40% 下降到了 32%。或者换一个说法,下降了 20% 多。很多人抱怨老牌发达国家的基础建设越来越老旧,新修的桥梁道路不断减少,老旧的设施维护不足,最新的公共交通设施无力建设,这些都来自政府税收的减少和建设成本的上升。基础建设往往被认为有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这就是说,发达国家不但现在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冲击,这一冲击也通过基础建设的废弛,而影响到这些国家的未来竞争力。

       经济全球化还带来了一个财富集中的效应。越来越多的富人开始集中于一些公共服务条件更好的大城市中,这使得大城市的房价飙升,生活成本急剧提高。这一现象最明显的可能就是美国的加州。从 2019 年到 2020 年,美国加州年收入超过 5000 万美元的居民激增了 158%,而与此同时,无法承受加州超高的生活成本的普通人开始选择离开加州,加州实际的人口出现了下降。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们昨天提到的所谓彻底和中国脱钩的极端主张,不过是美国全面退出全球化的一个部分而已。

       今天要介绍的另一位极端的经济学家,是英国的 Dambisa Moyo 男爵夫人。她是一位出生在赞比亚的女性经济学家,2002 年获得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13 年获得哈耶克终身成就奖,2022 年被封为男爵夫人(即女男爵 Baroness)。我们看看她出版的几本畅销书就知道她的观点:2011 年她出版了 《西方是如何失败的:50 年愚蠢的经济政策和未来严峻的选择》;2012 年她出版了 《赢者通吃:中国对资源的争夺以及对世界的意义》;2018 年她出版了最具有争议性的 《在混乱的边缘:为什么民主无法实现经济增长以及如何解决》。Moyo 男爵夫人提出的观点比我们昨天介绍的 Oren Cass 更为极端。她指出,美国在二战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封闭,但是,和现在相比,却更有可持续性。那是一个基于国家战略的发展,而不是基于资本盈利为主的发展Moyo 男爵夫人的主张是重新回到高关税年代,甚至封闭美国的边境。她说,美国目前从能源上已经解决了自给自足,美国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需要自己国内的市场。封闭美国也许确实会降低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但相比之下,对其他国家的打击更大。这使得美国的相对优势得到加强。如果一定要贸易和分享,也应该在美国稳定的盟国之间进行,而不能不顾国家利益,让资本赚得盆满钵满,而让美国的普通人去承受全球化的代价。

       顺便提一句,MOYO 男爵夫人的观点有时候让西方人都无法接受。比如说她会提到选票应该分权重等级,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选票要有区分,或者通过一定的考试之后才有投票资格等等。她认为盲目的公众往往非常短视,绝大多数短视的民众选出来的政治家也就不可避免地短视。这大大地伤害了民主国家的决策质量。因为急于讨好资本,讨好那些想买便宜货的民众,政治家几乎是一厢情愿地输出着美国的资本和技术,为自己培养出来一个极难对付的对手,这就是中国。

       从我们这两天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确实有这样一股思潮,开始全面反思全球化带来的影响。从全球的角度来说,没有人质疑全球化带来的全球进步。但作为付出代价更多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也需要考虑自己的成本问题,甚至是自己国家的稳定问题。Cass Moyo 的观点很容易看出不太具有实际的操作性,他们更多地是代表了一种姿态。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提出的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并非是虚构的。不能解决发达国家自身在经济全球化问题上面临的问题,那么全球化就会遭到越来越大的阻力,甚至重新导致世界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