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4, 2018

德国之声:美国华人被微信假消息误导

(2018-4-24)
    中国社交软件微信已在全球范围拥有10亿用户帐户,在美国的第一代华人移民中也倍受欢迎。不过,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华人移民越来越成为微信里错误信息的受害者
(德国之声中文网乐然综合报道)"拜读了太多的人生警句,突然发现不知咋活了;了解了太多的养生之道,突然发现不知咋吃了;欣赏了太多的摄影美图,突然发现不知咋拍了;看到了太多很好的地方,感觉这一生就白活了;知道了太多所谓潜规则,突然发现自己被规则了。微信??只能微信,不能全信。"
    早在几年前,一个调侃"小段子"就在微信上广泛流传,给许多人带来会心一笑。"只能微微相信,不能全信",许多人在阅读微信传播的各种消息时往往都抱有这样的心态,但面对纷繁冗杂的信息,人们有时也会感到不知所措,甚至被误导,陷入假消息的漩涡。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Tow数字新闻中心(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nalism)近日发表一份研究报告,关注微信中的错误信息和不实消息如何在美国华人圈中传播。研究发现,美国华人微信圈更多关注平权行动、人口数据以及非法移民问题,而不是就业、经济和医保这样的话题;由于当地新闻对华人关注的某些事件缺乏报道,与此有关的不实信息在微信中因此愈传愈烈,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耸人听闻的"杀一个中国人,换一张绿卡"的假消息。
    微信何以成为假新闻的乐土?
    署名Chi Zhang的撰写人在该研究报告中指出,和其它平台一样,微信也是从美国超级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搬来的各种政治性假消息的家园。在这里,保守派更活跃,导致来自右翼的英语媒体的信息可获得更广泛的推动力。其它还有与美国华人有关的,被政治化的移民社区热点话题。比如无证移民Haissam Massalkhy在加州开车撞死华裔公民邵琪的事件。在华人微信圈中,Massalkhy被谣传是为了留在美国而蓄意撞人,而法庭判其两年徒刑是因为受害者是华人而轻判。
    该报告认为,许多微信帐号抄袭,将已存在的内容拼凑在一起并继续分享,导致微信成为假新闻传播的乐土。一些立足本地新闻的帐号也在社区关注庇护法等热点问题的背景下,成为散布假新闻的温床。私人网络传播方式也让微信假新闻遍地开花。报告说,据一项对美国微信用户的调查,79%的人在聊天群里读取政治新闻;71%的用户参加了超过100人的聊天群,有时候人们彼此并不认识
    报告认为,解决微信中的信息问题并不容易,但理解这些问题就是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对记者、政府部门和社团来说,微信可以作为联系那些被主流话语方忽视的个人和团体的场所。
    该报告发布后引起更多相关讨论。有人指出,海外华人如此喜欢微信/微博,基于环境认同、亲切感、语言问题等原因。而假新闻的生产是有需求才有供应,这和中国社会整体明显右倾也不无关系。
--------
附录: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假新闻?
    社交媒体和其他媒体里,大大小小的假消息比比皆是。而当某个消息符合我们的世界观时,我们往往会选择相信其真实性。心理学家认为,这和人的群体心理有关。
(德国之声中文网2018-2-21)在220日出版的专业杂志《认知学趋势》上,纽约大学社会心理和神经学家扎伊·范·巴维尔(Jay van Bavel)提出了一个假说。他写道:“我们的社会认同感决定了我们相信或怀疑某件事。”
    这个理论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对所谓的"假新闻"深信不疑。显而易见的假消息,在这些人看来却是完全可以相信的,因为这个新闻符合他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对自己身份的爱护远比信息的准确性更重要。
    如果相关信息支持我们已有的观点、我们所属的群体或者我们的政党,那我们就会倾向于相信这个信息。这不仅适用于假新闻,当然也适用于普通的新闻。
        意见领袖的归属感
    范·巴维尔说:“同我们构建我们的价值观一样,神经经济学也越来越接近理解力。”至关重要的是,将自己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我们总是选择那些对我们重要的、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东西。无论是早上选择什么报纸来读,还是选择什么早餐。”巴维尔称之为“基于身份的相信模式”。他表示:“因为群体给予了我们归属感,帮助我们定义自我,它也加强了我们的自信。”
        “如果我们认为,撰写新闻的那个人属于另一个群体,那么无论新闻源的质量多么高,对我们的意义都不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调查性记者多么优秀,编辑标准多么高,都不会有什么帮助。
        单独个体更为谨慎
    人们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如果某人被迫在群体之外,独立搜集和评估信息,并得出自己的结论,那么结果会非常不同。这有点类似于法庭的陪审员。范·巴维尔表示,陪审员在进行评判时,不受某个社会群体的影响,他必须投入很多时间,对各种观点进行全面地斟酌。此外,借助一个小花招,可以让人们以更具评判性的态度去评估一个信息的可信度。“你愿意打赌吗?”将这个核心问题同一个标价牌一并抛出。如果某人因为相信某个假新闻时,需要为此付出金钱代价,那他就会变得犹豫不决。范·巴维尔写道,这种情况下,他宁愿谨慎评估之后,才会做出信与不信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