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2, 2018

安邦:贸易战、金融战(两则)

( 每日金融-4978期,2018-4-10 )
【应对贸易战中国勿盲目乐观,不自乱阵脚】
        当前国际市场和政经环境,仍然处于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的庞大阴影之下。全球市场忧虑,中美贸易战一旦扩大化,可能给全球经济复苏带来极大的冲击,甚至终结金融危机以来难得的全球同步复苏格局。到49日上午为止,在金融领域对贸易战忧虑更强烈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美股在上周的剧烈波动以及46日的大幅下跌,都反映出华尔街的担忧在加剧。而这正是中国在贸易战中所期望出现的情况。
         不过,贸易战的冲击也开始传递到中国的金融市场。49日午后,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中国正在考虑使用人民币贬值来应对当前与美国的贸易争端。消息传出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快速走低超200点,最低至6.3253;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跌超150点,最低至6.3152。知情人士表示,考虑中的人民币贬值方式可能是循序渐进的,而非一次性的,以降低对金融市场的冲击。知情人士还称,中国高级官员正在评估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相关公司行业和经济的影响,并对不同的贬值幅度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此外,评估还包括若中美达成协议对出口造成限制,是否需要使用人民币贬值来降低对国内经济的冲击。消息来源还称,是否贬值及贬值多少将由高层决定,同时取决于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的进展。
         对此传闻,中国央行没有评价和公开回复,市场则处于各种猜测和分析之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最新表态是:在当前情况下,中美双方不可能就贸易纷争问题进行任何谈判。
         作为首先提出“中美贸易争端的主战场不在贸易,而在华尔街和WTO”建议的中国独立智库,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认为,本来,此轮贸易战的主动发起方是美国,中国采取的是被动跟随式的反应策略,美国的态度和行动更受市场瞩目。迄今为止,全世界都更加关注美国金融市场的反应,而华尔街如果出现动荡,对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也会更大。按道理说,在政府的强力加持下,中国的金融市场应该也是跟随反应的一方。不过,人民币今天(49日)下午的突然贬值,似乎显示国内市场或政策部门(如果研究主动贬值属实)有些自乱阵脚了。
         在我们看来,中美在贸易战时代的政治表态以及实际政策操作,是两国之间的一种博弈,也考验各自对风险的管控能力。在目前两国还未落实贸易制裁措施,而且双方还互留了协商余地的情况下,将贸易战的冲击波控制在贸易领域是一种比较理性的选择(至于华尔街的担忧是另一回事,这不是政策反应而是市场反应)。如果中国考虑主动用人民币贬值方式来应对潜在的贸易制裁,这无疑是把“贸易战”之火引向“金融战”领域,可能激发外部市场认为,中国采取刺激出口的措施。国内有媒体和机构出过类似的主意,高盛也给出过类似的建议。不过在我们看来,这些都是馊主意!中国要用贸易战去影响华尔街,而不是轻易用自己主动贬值人民币来支持出口竞争力。在应对贸易战的政策调整中,中国需要算大账,而不是只算货物贸易的小账。
        从公开信息的跟踪来看,安邦咨询的研究团队对中国准备主动贬值人民币来应对贸易战的说法,抱有一些怀疑。因为来自官方人士的最新说法,显示了与上述传闻相矛盾的信息。
         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今天(49日)的最新撰文称:“我们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不能从贸易战打到金融战。我们既不应该引导汇率贬值,也不应放任汇率大幅升值。除了生产率决定的比较优势之外,汇率的变化也会通过价格直接影响两国的比较优势。对此,我国在宏观层面需要有审慎的应对”。盛松成分析,“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得不偿失。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2017年,中国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速4.1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没有必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在这位央行人士看来,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此外,中国也不应该放任汇率大幅升值。
         在我们看来,央行人士的上述分析是比较理性的,这是一种比较稳健、留有余地的政策选择,它体现了我们此前所说的管控“战火”及风险扩散的政策意图。以中美金融市场的深度、规模、对各自经济的重要性、风险承受能力来看,中国更应该谨慎避免贸易战之火延烧到中国的金融市场,而应该推动贸易战的冲击去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如果人民币贬值的话,大宗商品进口会推动通货膨胀上升,影响形势的稳定性。此外,也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甚至会威胁刚刚启动的石油期货市场推动的“石油人民币”进程。
         最终分析结论:
         中美贸易战的博弈还在进程之中,中国一方面要避免盲目乐观,轻言获胜;另一方面要谨慎避免使“贸易战”变成“金融战”。在未来前景不明确时,如果中国主动贬值人民币来缓解贸易压力,似乎不是明智的政策选择,维持汇率稳定才是上策。

【形势要点:央行人士谈中美不打“金融战”透露的几点信息】
         对于中美贸易摩擦延烧,国内出现了一种呼声,中国可以将战火从货物贸易烧向服务贸易,从“贸易战”打到“金融战”,甚至要准备好抛售美债这样的“王炸”策略。对此,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日前撰文称,我们应该吸取日本的教训,不能从贸易战打到金融战。我们既不应该引导汇率贬值,也不应放任汇率大幅升值。除了生产率决定的比较优势之外,汇率的变化也会通过价格直接影响两国的比较优势。对此,我国在宏观层面需要有审慎的应对。盛松成认为,汇率贬值会带来很多问题,得不偿失。一是资本外流压力增大,还有损大国形象,更加容易使贸易摩擦升级。二是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十分有限。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速4.1个、2.2个和0.6个百分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不高,没有必要通过贬值促进出口来拉动经济。通过贬值促进出口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获得价格优势,但不利于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不应该放任汇率大幅升值。目前汇率升值是对过去一两年来人民币经历较大贬值后的修复和对空头的警示,之前一轮汇率贬值过程中的超调很严重。近期人民币汇率的确大幅升值。国内强监管、防风险的背景下,房价趋于稳定、经济向好,从外部看,美国加息和税改的短期预期已释放、欧洲经济复苏超预期,美元走弱也加速推动了人民币升值。当然我们也要尽量避免在升值方向上人民币汇率的超调。央行人士的表态透露了几个信息:(1)“金融战”不是中国央行考虑的应对选项,尤其是通过汇率升贬来影响市场;(2)中国对净出口的经济贡献率的看法已经改变;(3)央行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冲击记忆犹新,这是中国央行最不希望重现的情景。因此,防汇率大幅贬值,仍是央行今后高度关注的潜在风险。不过,从安邦咨询作为独立智库的角度来看,虽然中国央行不想打“金融战”,但对美国华尔街施加影响,仍应该成为中国的一个策略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