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麻痹大意、漫不经心固然不对,不顾全局后果、过度应对更是大错。
在更新今天的数据表之前,我必须深入吐槽现在这个“当日新增确诊”的统计口径问题。当日新增确诊,乃是衡量疾病流行程度的最重要的数据,没有之一。一旦数据标准确定了,就不能随意修改标准,因为这会打断数据的连续性,造成前后数据不可比。同时,我们要在事后对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话,最重要的数据就是“当日新增确诊”数据,从它的增减幅变化曲线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诸如一级响应、全面封城、应收全收、方舱开放等措施的有效性。
流行病学专业的第一门课,不是医学基础,而是统计学,就是这个道理!流行病防治本质上是社会学和管理学,是以统计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学科。所谓病情拐点,传播指数,响应级别的研判,全都是基于统计学所做的判断,其背后是标准一致口径一致的一连串数据,数据的连续性是绝对不允许被人为打断的!这是流行病防治的铁律!这是最基本的数据逻辑和统计原则!
在这里,我首先要吐槽的就是国家卫健委。2月20日的省外新增确诊258宗,较前日暴增5倍,似乎新冠病情又出现了巨大反复。然而这种数据暴增的原因,在于山东和浙江增加的两百多宗监狱确诊数据,都是历史累计数据,从相关报道来看,乃是从2月5日到2月20日连续累计的结果,只不过此前监狱系统没有联网到国家卫健委,因此相关数据没有计入到数据库中。这两百多宗的确诊数据,并不是2月20日当天的新增确诊,因此要增加,也应该是核增到“累计确诊”里。一直以来,对于误诊漏诊现象,国家卫健委也确实是在累计确诊数据里进行核增核减的操作,这是很正常的操作,结果这一次你莫名其妙的加到“当日确诊”里是什么意思?如果扣除掉监狱的两百来宗干扰数据的话,2月20日的省外实际新增确诊,其实就是31宗。省外“当日新增”的数据连贯性莫名其妙的被打断,这种搞法直接就违背了数据的基本逻辑,让整条数据链徒生波折。但是新冠病情已经走到尾声的趋势依然是没有改变的,所谓的“非亲密接触型感染者C”从来都没有在统计意义上出现过,于是2月21日,数据链又回归原位,当日省外新增确诊又回到了31宗这种极低数据。
(表格略)
上面表格里的备注其实都很重要,建议各位都看看。实际上连续两天的单日31宗新增,平均每个省只有1宗。每个省数千万人口,连续两天每天只确诊1宗,这几率比被闪电劈中还要低得多,已经相当于病情直接结束了。下面我要给出的是30个省各自的当日新增确诊数据追踪表,并且剔除了前日的监狱干扰数据,以便各位对照自己所在的省份,看看自己中招的几率只剩下多少。下表标注为浅黄色为零确诊,共有18个省;深黄色的为确诊1到2宗,共有6个省。
(表格略)
基于新冠病情已经实际结束的考虑,现在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逐步放宽此前的过度反应措施。贵州和江西是最早提出全年复工的省份,全省范围内的人员流动限制都已取消。到了昨天,已经连续3天零确诊的甘肃,终于决定将公共卫生事件响应级别,从一级下调到三级。这样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符合数据逻辑的态度了。
(表格略)
如果连续三天零确诊就足以下调响应级别的话,那么符合这一数据逻辑的省份,还有足足8个,其中还包括江苏和福建这样的沿海富裕省份。如果这种操作能够得到普及,那么我大中国的这场全国范围的人员禁闭大赛,就此也就走向结束了。在这里必须解释一下的是四级响应机制的具体含义:
一级响应是国家级响应,各省根据中央的指示,严格限制跨省人员流动,有权强制隔离相关人员,并有权启动包括全行业禁令在内的严厉措施。
二级响应是省级响应,可以限制省内的人员流动,有权隔离相关病例,无权颁发行业禁令,不过依然有权限制大型的人员聚集性活动,比如停办体育盛会或其它集会。
三级响应是地市级响应,这个层级的响应已经不能再限制人员流动,也不能再强制隔离相关人员。不过依然可以限制大型人员聚集性活动,或者对特定人群采取特定保护,比如学校放假。
四级响应是县区级响应。降到这个程度,基本措施就是开展社区级的爱国卫生运动了。
根据这样的定义,下降到三级反应,对经济活动基本上就没什么影响了。在此必须给甘肃点赞!
参照国内的四级响应机制,日韩新加坡应对新冠的措施,大致上对应我国的第三级响应措施。现在放上国外的数据追踪表,注意,重点是反复强调只会以应对流感的方式来应对新冠病毒的新加坡。截至今天中午12点,新加坡累计确诊86宗,由于没有强制隔离20天以上的规定,服从疾病本身的治愈规律,已有47宗治愈,治愈率已经达到了55%。
(表格略)
接下来要说的是湖北卫健委。2月12日湖北降低确诊标准,将临床诊断也视为新冠确诊案例。要知道流感肺炎、社区型肺炎与新冠肺炎在影像学上的表现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白肺,也就是炎症溢出现象。冬季本来就是流感和社区型肺炎的高发期,根据此前湖北各地的核酸检测报告,对高度疑似患者进行核酸检测,阳性率也就是10-20%。现在认可所谓临床诊断确诊模式,意味着至少要把八成的流感和社区型肺炎患者给拉进新冠群体,一起隔离一起治疗。虽然大家的治疗方式其实也差不了太多,主要也是支持性治疗,但是形成交叉感染是肯定的。各种病毒混合在同一个患者体内,这也肯定会继续推高湖北的重症率。这事这里就不讲了,主要是后来在治疗过程中,湖北一步步的将这些误诊的对象都找了出来,这种数据理所应当的应该进行核减。然而,湖北卫健委方面的操作简直就是逆天,跟国家卫健委的操作一样毫无数据逻辑。它不核减“累计确诊数据”,而是每天都跑去核减“每日新增确诊数据”,你这不是瞎胡闹吗?当天新增就是当天新增,你之前的误诊,就核减之前的累计数据好了,你把当天的新增数给核减掉是什么意思?
如果只是这么操作一把也就算了。毕竟对误诊数据进行核减,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减完了毕竟还能得出真实的确诊数据。虽然“每日新增确诊”的数据链被人为打断了,但是好歹“累积确诊”的最终数据还是准确的,以后依靠这个基数,还能计算相对精准的新冠死亡率等关键数据。但是2月21日下午,更神奇的操作来了:湖北方面突然提出,禁止根据误诊情况核减数据,并要求把此前核减的数据都加回去,加回去,回去,去……
(表格略)
根据这样的指示,湖北方面的最终数据表见下,以2月12日为界限,前后的数据各自构成自己的数据链,相互不可比。
(表格略)
湖北最大的问题,始终都是重症率和死亡率过高。在封省之后,湖北长期存在恐慌性的医疗挤兑现象,病患交叉感染,导致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远远超过其它省份。体现在数据上,省外的重症率仅10%,而湖北的重症率高达23%。对此,我一贯的建议是:转移病人,将重症病人转移到省外,以缓解湖北的医疗压力,同时也能遏制民众恐慌,一举解决恐慌性医疗挤兑难题。对那些新增确诊已经接近归零的省份来说,接收几千湖北的重症病人根本就没有压力。然而这个转移病人的建议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反对者们基于恐慌鸡的心态,无视湖北的医疗资源已经匮乏到了必须逼迫癌症病人让出重症病房的程度,一边喊着湖北加油的口号,一边坚决反对湖北转移重症病人。对这样的逻辑,我已经无力吐槽了。
在本文的最后,我要举出的是广西南宁的例子,为了减轻广西其它城市的医疗负担,南宁将其它兄弟城市的轻重症患者大部分都接了过去。北海累积确诊44例,有29例转移去了南宁;防城港累计确诊19例,有15例转移去了南宁;贵港累计确诊8例,有5例转移去了南宁。各位,你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南宁作为省会,与这些兄弟城市,其实并没有行政上的相互隶属关系,大家在行政上与财政上,都是相互独立的,南宁是可以理直气壮的拒绝接收这些兄弟城市的病患的。然而这种操作,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操作!这样的地方主官,才是真正有担当的主官!
(表格略)
给南宁点赞!给勇于接纳外地患者的城市主官点赞!惟愿这样的城市主官越来越多,唯有如此,中国经济,才能在目前这一场经济寒冬之后,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