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7月20日在全球经济权威网站,全球政策研究中心的门户网站VOX网站刊登了有关中国最近三十七年来的资本积累,私有资产的增加以及贫富悬殊加剧的研究文章,这是最近几年来相关题材的最具有权威性的研究文章,文章的作者还包括巴黎经济学院的访问学者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中国的高级顾问李阳博士(Li
Yang)以及美国伯克莱大学的学者加布里尔·祖克曼(Gabriel
Zucman)。
自从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贫富不均问题越来越多受到关注。这是一个在发达国家和中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说,在西方国家,相关的研究多如牛毛的话,由于中国的统计数字缺乏透明,对于中国的 贫富差距,至今缺乏权威性的回答。
《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最近公布的工作论文可以说填补了上述空白。文章利用多种官方和非官方的数据,综合国民收入、住户调查、财产数据以及税务数据,计算出1978-2015年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情况。
文章引述中国官方的统计数字,中国GDP增长数字1978年仅占全球的3%,而到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20%。不过,文章指出,我们对这一关键时期中国的国民收入与财富分配的演变却了解甚微。在过去的研究中往往仅仅借助于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然而,这一数字往往低估了财富分配的顶端,并且往往与用于衡量宏观增长的数据来源不一致。 而这一问题不仅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持久稳定也同样举足轻重。因此,在此次研究中,皮凯蒂等人在研究数据来源中不仅借鉴了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而且也采用了非官方包括独立研究机构的统计数字。
从文章公布的数据来源来看,不仅包括来自中国官方国民收入与财产数据以及所得税数据,而且也包括来自胡润财富排行榜以及北京大学社科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库。
这些综合的统计数字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家财富的增长主要原因是私人财富的增加,个人资产同国民收入的比例从1978年的115%上升至2015年的487%。而国民公共资产在国民财富中的比例从1978年的70%下跌至2015年的30%。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今天95%的房地产归私人所有,而这一比例在1978年仅为50%。
文章分析说,中国已经不再是共产主义国家,但却并不完全是资本主义国家,应该说,中国是一个混合的经济体。
有关中国的贫富悬殊评估,文章解释说,中国政府从1980年就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但是,一直到2006年才开始对外公布税务数据,使外界得以对中国的贫富差距做出系统性的研究。不过,必须强调的是,这些数据同现实之间很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不过,它们已经足以显示总体的发展趋势。研究显示,中国最富裕的10%的民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在1978年为27%,而在2015年,这一比例却增加至41%,而与此同时,占中国人口一半人的收入同国民收入的比例从此前的27%下跌至15%。中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悬殊不断增加,而城市居民之间,与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同时不断拉大。
同西方国家相对比,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贫富差距程度一般低于西方国家,接近于北欧国家的水平,而今天,中国的贫富悬殊程度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几乎已经接近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