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7, 2019

杨建利谈美国“拥抱熊猫派”高调发声

(法广, 2019-06-07-2019,作者 肖曼  
         73日星期三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题为“中国不是敌人”的公开信,该信来自包括前外交官在内的90多位美国亚洲事务专家。他们从7个方面阐明了为什么把中国塑造成美国的敌人对美国不利,并指出在华盛顿并没有必须与中国为敌的压倒性共识。就该信的内容影响和引起的反响,本台采访了在美国的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始人杨建利先生。
         法广:据说这封信的执笔人是5位,签名95人,来自学术、外交、军事和商业界,其中绝大多数来自美国,其中包括了一些奥巴马及布什政府时期负责中国事务的官员。如果说这些人代表了被称为“拥抱熊猫派”的美国精英,是否合适?还是过于简单化?您对他们是否有些了解?
         杨建利:把他们描述为“拥抱熊猫派”,我觉得过于简单了。这些人不一定亲中国亲共,但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他们是中美建交后40年来美中关系政策的主导者,无论他以前是外交官,战略研究专家,还是中国研究专家。在特朗普上台前,实际上是这些人主导美中关系政策。
         他们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40年来,特别是80年代以来,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了,就像任何共产主义国家一样,只要老百姓有一定财富,经济上有一定自由,共产主义制度就摧枯拉朽完蛋了。后来他们就坚信:只要是和中国做生意,和中国保持好的关系,把这个引入正常的国际关系中去,中国就会自然而然变成民主自由国家。
         而过去40年可以证实:他们的这种认识和主导的政策失败了。特朗普上台后对这种政策进行了修正,开始和中国的贸易战。但这一贸易战不仅仅是贸易,还涉及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安全领域。价值观的冲突基本浮上台面。一开始,这些学者没太敢说话,因为特朗普及其团队都很强硬,真的做起来了。在去年年底修订了美国新的战略白皮书,把中国当作战略竞争者,而不是战略伙伴,显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政策的转向是非常坚定的。所以这些人在73日之前保持了沉默,至少是集体沉默。
         习近平上台后,有两件大事引发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学界的极大震动。一是在四五年前,一直亲中的学者沈大伟忽然转向,认为中共没有希望了,他曾经寄予希望的中共党内改革已经无望了。这一标志性事件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学界引发很大震动。二是没想到过了两三年后,习近平去年3月修宪取消任期制,把自己变成终身主席。这让“拥抱熊猫派”基本上不说话了,因为习近平的所作所为已证明我刚才所说的:这派学者官员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指导是错误的。中国不仅没有变成民主国家,而且在习近平手里,中国比80年代还要倒退了,让这些美国学者官员很难为中国辩护了。在过去3年内,这些学者保持沉默至少未集体发声。
         我看出这些学者的投机性,他们感觉特朗普非常坚定,所以不敢发声。但是为什么他们在今天又发声了呢?原因又和特朗普有关:特朗普在大阪和习近平见面时在贸易战问题上表现出的那种退让,尤其在华为问题上的退让,让他们感觉到特朗普会有所松动。特朗普的不坚定性让他们认为:他们40年来主导的政策还有可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们就组织起来发了这个信。
         他们这个信在酝酿过程中我是知道的,有朋友告诉了我。在大阪的特习会以后,我们这些认为要对中共政权扩张给予抵制的人也发表公开信。当时有人告诉我们:这些“拥抱熊猫派”也在搞一个公开信。他们看到一个机会,特朗普政策有可能发生变动。可以说:这些学者,前官员,战略研究者,都是很机会主义的。
         另外他们公开信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他们说:把中国当作敌人,制作成敌人,对美国不会有好处的。但没有谁把中国制作为敌人,是中国从来都是把美国当作假想敌的。即使是在中美关系最好的时期,中国的主流话语体系里,仍然有“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说法,一直都有防止西方和美国在言论思想上对中国进行渗透的措施。中国从来是把美国和西方当作假想敌的。不是说特朗普政策把中国变成敌人,他们立论的基础完全是错误的。
         法广:这封信发表时间不久,它在美国引发了什么反响?是否会引发两派的进一步争论呢?
        杨建利:两派争论是肯定的,他们之所以说:防止中国渗透的观点还不一定占绝大多数,这就说明他们承认了这是多数观点。实际上在美国政界在华盛顿,把中国当作最大的安全威胁,基本上是两党的共识。他们还会发出声音来,两派争论会继续,但我觉得最好的能教育他们的人是中共,而不是靠争论使一方输掉。从来不是争论可以使一方把另一方辩倒的,都是事实最后说话。就像去年习近平改掉任期制在政治上大倒退的时候,那些为习近平和中共政权辩护的人一下子就不说话了,有些转向了。这不是因为辩论使他们输了,而是习近平告诉他们:“你们输了”。中共政权未来要做的事情会再次教育这些人:他们所主导的对中国政策是错误的。美国目前的对中国政策是正确的,这些人是没法扭转这个方向的,我觉得这个转向会持续二三十年的时间。
########
附:华盛顿邮报刊99位美名人公开信:对中国继续绥靖政策
    201973日《华盛顿邮报》(完整译文)
亲爱的特朗普总统,亲爱的各位国会议员:
        作为一个包含了学界、对外政策界、军界、商界的团体,我们中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美国公民,且多数在工作中积累了深厚的亚洲事务经验。对于近期中美关系的崩盘风险,我们深感忧虑,我们坚信,这种趋势无益于美国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全球利益。我们当然对北京当局的行为感到不安,并且认为需要对此做出强硬的回应,但我们同样认为,美国近期的许多举动对岌岌可危的两国关系是火上浇油。
         以下七点建议代表了我们对中国事务的整体看法、对美国与中国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看法,以及为提升美国对外政策效率的建议。以下观点不代表我们公职的单位或公司,单位公司信息,仅供识别身份之用。
         第一,中国近年来的系列举动,如加强国内管制、加大对私企的管制、违背贸易承诺、影响国际观点、更具攻击性的对外政策,等等,是对全世界的强烈挑战。美国需要对此做出坚定而有效的回应,但现有的对华政策措施,恰恰起了反作用。
         第二,我们并不认为应当以全方位的对抗视角,将北京当局视作经济上的敌人,或视作对美国国家安全的现实威胁;中国并非铁板一块,其领导人也并非冥顽不化。在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成就,让北京当局开始扮演越发具有分量的国际角色,但很多中国官员和精英非常明白,与西方建立温和务实、真诚合作的关系,对中国有利。美国政府对华采取对抗性姿态将无助于这些声音赢得与民族主义势力的对抗。如果能维护好合作与竞争的天平,美国将会与这些中国精英人士形成合力,后者将致力于使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第三,如果美国将中国定义为对手,并尝试将其与世界经济脱钩,将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产生负面影响,并损害全球各国的经济利益。美国的对抗性举措无法阻止中国经济总量的扩张,无法阻止中国企业占据更多的全球份额,无法阻止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趋重要的角色。此外,美国很难做到杀敌一千而不是自伤八百。如果美国要求其盟国在经济上、政治上视中国为敌,将损害我们与盟国的关系,到头来孤立自己而非北京。
         第四,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的危险被夸大了。大多数第三国对此并不关心,北京当局也并不清楚此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此外,一个对自己国家的公民封锁信息的政府,一个强烈压制宗教少数群体的政府,不会真正得到国际支持,也不会吸引到全球精英。美方对此的最佳反应是,和我们的盟国及伙伴一道,创造更加开放与繁荣的世界,让中国能够参与其中。试图孤立中国的做法,只会增加中国建立更加人本、更加包容的社会的难度。
         第五,尽管中国制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建立起世界级军事力量的目标,但想要成为真正的全球主要军事力量,还困难重重。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军事实力的增长,正在侵蚀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长久以来的压倒性优势力量。对此威胁的最佳回应,是避免陷入以发展进攻性武器和战略打击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不再要求美军对中国边境形成紧逼之势。更明智的做法是,与盟国一道维持战略威慑,强调防御能力、区域阻绝能力、弹性反映能力,以及化解对美国(及其盟国)领土攻击的能力。
         第六,北京正试图削弱西式民主价值观在全球的影响力,但并不试图推翻基础性的经济和其它要素,中国过去数十年的发展也得益于此。事实上,中国体制的延续,高度依赖于其国际参与,以及面对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的行动。美利坚合众国应当鼓励中国参与到这个新兴势力更强大的新全球体系中。抱着零和游戏的心态和北京对话,只会促使对方闭关锁国或者另起炉灶:这些都有损于西方的利益。   
         第七,总而言之,美国对华政策的成功,离不开一下因素:与其他国家一道,形成持久的经济与安全联盟;对中方见解、利益、目标、行为的准确评估;精确匹配美国及其盟友资源,以达到并获取政治目标及利益;以及通过强化内功,向全世界重新证明美国模式的优越性。最终,美利坚合众国的利益,是要通过内部重整、面对全球新挑战去实现;是要通过与他国及国际组织合作去实现;而不是要通过限制中国的全球参与去实现。    
         我们相信,这封公开信之所以能募集到如此之多的签名支持,清楚地表明了华府在是否对华采取对抗性姿态上,并不存在某些人所想当然的共识。  
    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    傅泰林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美国驻华大使     芮效俭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史 文
    耶鲁大学法学院蔡中曾中国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国务院原助理国务卿 董云裳
    哈佛大学名誉教授    傅高义
    本公开信由以上五人执笔,下述94人签署(名单略): (博讯 bo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