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世界日报编译组 戴开元
(原载《联合报系月刊》1998年1月)
译事之难,难得正确贴切之译名,其一难也。昔人云﹕一名之立,旬月躑躅。海外华文报章,译者同文同种。然两岸长期分离,香港亦独处一隅,遂致文字离异。兼之西方世界,新名新辞层出不穷,仓猝遽定,难免译名不一,犹如春秋战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美则美矣,却令译者头痛,尤使读者生惑,不利报纸之广佈,无益中华文化之统一,终非长久之计。
反观大陆,好似秦嬴之统一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皆以官方新华社為钦定。天下一统,译者省事,读者省心。然过分强调统一,亦有流弊。某些官定译名,虽不甚妥当,译者惟有遵从。如美国前总统Reagen,大陆译曰“里根”,海外译之“雷根”。“雷根”较“里根”更近英文之音﹔国人观之,“里根”不如“雷根”之似人名。又如前总统Bush,海外译名“布希”亦较大陆之“布什”更近原名之音。再如美国Delaware州,大陆沿用一九四九年前之旧称“特拉华”,其音亦不如海外之“德拉瓦”也。
世界日报(以下简称世报)之译名,或雷同大陆,或胜过之,姑且不论。余仅就似可商榷之数例,略陈管见,以就教於同仁。惟余原在大陆研习科技史,文字翻译仅属业餘之好。下述浅见陋识,冀為引玉之砖。
(1) COUNTY
大陆通译為“县”,世报译加州之COUNTY為“县”,其餘各州,以“郡”译之,似行“一国两制”矣。“郡”為中国古时地方区域之称,经有年也,然隋唐以降即无此制,似不宜复用於今。或曰﹕“州”亦为今不复用之古地名,美国之STATES可译為“州”,COUNTY何不可译為“郡”﹖查其建制大小及上下隶属关系,STATE最宜以“省”译之。麻省、罗省等名,即属此译。惟译STATE為“州”為时已久,大陆、台湾、海外皆无异译,译界惟有从眾。观中国歷史,州之沿用,迄至明清,远长於郡。今之大陆局部,仍有此名,少数民族自治州即是。古之州郡,界乎省县之间,大小类似。时有交替变动,如隋废郡存州,旋改州為郡,唐复改郡為州,因而两者不宜并存。“州”既不动,“郡”宜让路。COUNTY小於STATE,建制大小相当於今大陆、台湾之县。因之,COUNTY似应通译為“县”。
(2) NBC(National Broadcast Company)
大陆译曰“全国广播公司”,世报译為“国家广播公司”。原文之National,含“国家”、“全国”诸义。以此观之,两译皆对。惟现代中文,凡冠以“国家”之名,多有“国营”(台湾呼之公营)、“国家所有”甚或“国家政府机构”之义,如大陆之“国家科委”、“国家气象总局”、“国家广播事业局”等中央政府部级机构。NBC译“国家广播公司”,易使中文读者误认NBC乃美国联邦政府所属之国营公司。《明报》最近间有译為“美国国家广播公司”,画蛇添足,狗尾续貂,更易使人困惑。大陆某些机关,如“全国政协”、“全国文联”、“全国作家协会”、“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虽亦冠之“全国”,亦属国家机构,然不似以“国家”為首之机关正式,名义上仍属民间机构。“国家”,重在国家之属﹔“全国”,强调广被一国疆域。仅此而论,“全国广播公司”较“国家广播公司”稍胜一筹。
(3) 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世报译為“美国航空暨太空总署”,大陆则為“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大陆报刊亦常简称「美国航天局」。原名之space,凡与地球之外人类活动有关者,大陆过去一般译為“宇宙航行”(简称“宇航”)、“宇宙飞行”。约於1972年,有专家撰文,建议改為自创之“航天”一辞,以后遂為大陆有关权威机构认可。“航天”与“太空”,孰优孰劣,尚难遽断。以“太空”為準,世报译法贴近原义。查成立於1958年之NASA,其业务范围虽也包括“航空”(aeronautics),但其核心业务则基本全属“太空”。為节省字数,不仿简称“太空总署”,或更简之“太空署”。一篇新闻首次出现,宜冠“美国”二字。一则其他国家亦有类似名称之类似机构(如欧洲太空署)﹔二则中文读者虽身在美国,或為美国公民,或持绿卡,然许多人仍然念念不忘母国,心理上仍视美国為“外国”或“他国”耳。
(4) AFL-CIO(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
大陆作“美国劳工联合会-產业工人联合会”,简称“劳联-產联”,世报译為“全国总工会”。AFL-CIO原名中既无“全国”,也无「总」的含义。该组织於1955年由AFL与CIO合併而成,确系美国成员最多(1980年约有一千三百六十万成员)、影响最大、组织遍及全美各地的工会。但其下属工会不仅限於美国,尚包括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马等国,几乎类似一国际工会。其美国会员最多仅佔全美国工会会员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左右。美国著名的大型工会“卡车司机工会”(Teamsters Union)即不在其管辖以内(The Concise Columbia Encyclopedia,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p.24-5,p871)。AFL-CIO译為美国“全国总工会”,显然名不副实。大陆之“全国总工会”,倒确系领导全大陆所有大小工会之最高机关。海外某些华人组织,仅有三五个人,七八条枪,动輒打出“全美总×会”之旗号,实乃欺世盗名之伎俩。因之,AFL-CIO似宜採用大陆译法,译為“美国劳联-產联”,简称“劳联-產联”较妥。
(5) Washington D.C.与Chinatown N.Y.C.,
世报分别译為“华府”与“华埠”。大陆译為“华盛顿”或“华盛顿市”与“中国城”或“唐人街”。余未知台湾移民状况,仅知凡来大陆者,百之九十九皆不知“华府”、“华埠”系指何处。余亦来美数年之后,细心读报,连猜带矇,反覆琢磨,方知究里。為争取大陆读者计,此两译名似宜改為“华盛顿市”与“纽约中国城”。余尝戏谓﹕前报载因吸毒而入戒毒所之黑人华盛顿市长(Washington Mayor)可否称之“府尹”﹖
(6) Chelsea Clinton
美总统柯林顿女公子,大陆译“切尔西”,世报译為“雀儿喜”,不知出自哪位翻译高手。译名一般译音,切忌另增原文无有之义。“雀儿喜”,有“雀”且“喜”,不禁令人忆及《红楼梦》薛蟠以“女儿喜”起首之歪诗。如Chelsea获知其中文译名之义為Birds being happy,未知作何感想﹖且“雀儿喜”既不切音,又不似吾国人名,甚為不妥。
(7) Jean Chretien
加拿大总理,大陆译作“克雷蒂安”,星岛日报、明报皆依大陆,惟世报仍译“克里靖”。两者皆是译音,然大陆依原名之法文发音,世报则按照英文转写之英文发音。依译界“名从主人”之规,大陆译名较為正确。波兰团结工联领袖Walsa,海外译為“华勒沙”或“华尔沙”,大陆译為“瓦文萨”,前者亦犯同类错误。Walsa中的l,不可依英文发音译成“勒”或“尔”,而应依波兰文译為“文”(wen)。或曰﹕一般译者何能通晓如许多种外文﹖大陆陆谷孙编《英汉大辞典》附录四收录新华社制订英、法、德、俄、西五种习见外文译音表,如无台湾类似外文译音表,似可参考。惟英文人名,有些亦不宜过於遵从译音表,凡l、r皆译“尔”,遇t则作“特”。明报专栏作家陶杰谓译名一般不宜超过四字,此言有理。如美国国务卿Albright,照大陆译音表為“奥尔布赖特”,不若世报之“欧布莱特”或港报之“奥布莱”切音省字。
(8) UPS(United Parcel Service)
世界有名之美国包裹快递公司,世报原照UPS在台湾分公司中文名字译成音义兼顾的“优比速”,后又义译為“联合包裹公司”,弄巧成拙。英国研究中国科技史大家Joseph Needham,中文名曰“李约瑟”而非“约瑟夫‧尼丹姆”,“北京”之英文译名Peking改為Beijing,McDonald译成“麦当劳”而非“麦克多纳尔德”,Pizza Hut译“必胜客”而非“皮萨饼屋”,皆“名从主人”之例。倘若美国政府拟改America之中文名“美国”為“阿美利加”,大陆当局欲变“中国”之英译China為Zhongguo,吾等亦只好遵从。明报专栏作家乔菁华、陶杰曾撰文批评大陆译名萝嗦冗长,举“麦当劳”、“必胜客”為例,証诸香港译名优於大陆译法,连大陆也只好採用,云云。实谬。大陆乃依名从主人之规行事。倘若McDonald、Pizza Hut无自己确定之中文译名,大陆未必奉香港译名為圭臬。余未知UPS之大陆译名。如仍用台湾之“优比速”,世报似宜复用旧名。
“名从主人”,乃大陆译界确定译名之极為重要,甚或首要之规。举凡人名、组织名、地名,如有本人、该组织、该国政府自定之译名,译者必遵从之,概莫能外。如译名译音,应儘量依从原文语种之发音译之。前述之“华府”、“华埠”,皆非美国政府正式确定之中文译名,故不在“名从主人”之例。
(9) SPACE WALK
太空人於太空中自己移动位置以完成某种任务,世报译為“太空漫步”,未知大陆正式译名為何。太空中无空气,故太空人著太空衣﹔太空又无重力,故太空人必借他力方能移动位置,或爬,或拉保险绳,或打反衝力枪,或啟动反衝力喷气装置,一言以蔽之,此WALK与地面走路迥然不同。译作“太空漫步”,或拟形容太空人於太空之飘飘忽忽形态。然“漫步”之於中文,似為晚出之辞,舒新城“辞海”1947年版尚未收此辞。“漫步”之“漫”,原义為“没有目的、悠闲”(大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辞典》,商务,96年版,第851页。此书乃大陆几近钦定之权威现代汉语辞典),并无强调走路形态之义。SPACE WALK,其实目的任务极為明确,境况惊险万分,绝无“漫步“花前月下之悠闲瀟洒,因而译為“太空漫步”似不确切。可否译為“太空行走”﹖
(10)“精英”抑或“菁英”﹖
此两名与译名似不相关,然“精英”源於译名,故一併论之。二者皆非中文传统常见名辞。舒新城《辞海》1947年版、大陆《现代汉语辞典》1978、1983年两版、大陆夏征农等《辞海》1980年版皆未收二辞。余记忆所及,“精英”最早见之大陆,乃1976年前后科学出版社出版译自英文之《科学界的精英》一书,内容记述获诺贝尔奖科学家之生平事蹟。“精英”源自原书名之Elite,指出类拔萃之人,似取“精华”、“英才”各一字為之。此辞后在大陆广為流行(《现代汉语辞典》96年版即收此辞)。
余印象所及,海外报刊之“菁英”,似系八十年代中期大陆之“精英”一辞流传海外,擅改而成(台湾赵锡如《辞海》1992年版收“精英”而未收“菁英”)。古之“精”、“菁”二字,於“精华”、“菁华”二辞同义而相通。因而“精英”改作“菁英”,亦未尝不可。然“精华”始见於典籍,似早於“菁华”(舒新城《辞海》释“精华”,引西汉刘向所辑《楚辞》,释“菁华”则仅引唐房玄龄所撰《晋书》)。兼之“精英”辞性较為中性,而“菁英”则略带羸弱阴柔之气。依愚浅见,“精英”“菁英”二名至少可以併存。如二者择一,吾寧取“精英”而捨“菁英”。
===============================================
《译名小议》补正
纽约世界日报编译组 戴开元
拙作《译名琐记》蒙《联合报系月刊》不弃,予以发表。原稿写於去年十一月,当时笔者仅查阅手边的几种工具书。后来又翻阅一些辞书,发觉原稿中引用的少许资料已经过时,并导致个别论点有误,特予以补正,祈「联合报系月刊」编者和读者原谅。
(一)拙作根据一九八○年版《简明哥伦比亚百科全书》,说美国著名工会AFL-CIO的美国会员佔美国工会会员总数百分之六十左右,而美国著名的大型工会“卡车司机工会”不在其管辖范围以内,此项资料已过时。据一九九七年版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orld Book Encyclopedia,World Book, Inc.,1997,LABOR MOVEMENT),目前AFL-CIO的美国成员人数约佔全美国工会会员总数的四分之三。“卡车司机工会”於八十年代加入AFL-CIO。但美国仍然有不少大型工会不属於AFL-CIO,如拥有两百万会员的“美国全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二)美国总统柯林顿的千金Chelsea,Chelsea原来指伦敦市西南一艺术家、作家聚居的住宅区(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辞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与“雀儿”、“喜悦”诸义风马牛不相及。
(三)拙作称“精英”源於大陆一九七六年前后出版的《科技界的精英》,并推测“精英”从“精华”、“英才”各取一字组成,有误。大陆八十年代重新编辑的《辞源》和台湾三民书局编的《大辞典》都收录“精英”,说明中国古代早已使用过“精英”一辞。但一九四九年以后,大陆报刊极少使用此辞,“精英”在大陆的普遍流行,确系一九七九年《科学界的精英》一书出版以后。
一九九八年二月廿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