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9, 2008

影评﹕电视剧《生死十日》

42集电视剧《生死十日----战火兄弟连》
编剧:刘戈建

利用文艺作品歪曲历史比歪曲现实容易得多。生活于专制环境、未亲历那段历史的人,难以看到不同于官方立场的历史文本解读,不易识破官方文艺作品的欺骗伎俩。他们可能以为这就是历史真相,不知道自己一直在被官方宣传机器牵着鼻子走。

--------------------------------------------------------------------------------

剧情简介:1942年,八路军一支六人小分队护送国民党元老的独生女、中央社女记者吴效瑾,从共军根据地,穿过日军控制区,抵达另一根据地的十天经历。途中,他们遇到日军、伪军的封锁、堵截、破坏,小分队成员全部牺牲。八路军的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团结一致、相互关心、与老百姓亲如一家、牺牲自己保护俘虏,这一切深深打动了吴记者,以及被俘日军军官、天皇接见过的战神、吴记者留学日本时的情人江藤大尉,两人一起投奔了八路军。

与《地道战》等老式政治宣传片比较,《生死十日》作了如下一些“改进”。

一,日军不再被描绘为顽固不化、铁板一块的敌人。江藤在押解途中,受八路军言行的感染,最后站在八路军一边,成为反战同盟骨干。日军黑田中佐的怀孕妻子,也被八路军和根据地的百姓所感动,写信劝丈夫放过江藤等人。积极追捕小分队的日情报官平野,发现妹妹当了慰安妇后,立即醒悟,放跑被日军抓回来的江藤,然后剖腹自杀。

二,尽管八路军小分队仍基本维持完美无缺的形象,小分队的于副队长却犯了一次错误,从缴获的日军军需费中,偷拿十几块银元,带回家里,但在内心的矛盾和妻子的劝说下,最后把银元上交给队长。

三,打入敌人心脏的三名中共地下工作者,皆被日军情报机关掌握,还被日军利用给八路军送假情报,引诱八路军主力部队去伏击日本车队。要不是小分队发现并破坏这个阴谋,八路军主力部队可能被日本包围歼灭(这里我似乎看到文革中批判刘少奇白区路线、老毛指示样板戏《沙家浜》要突出正面武装斗争的影子)。

四,相比之下,日军的情报机关厉害得很。平野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冒充八路军、中国农民、货郎,发现小分队所在地。日军青木情报机关头子大佐说,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那些耀武扬威的统帅,而是情报人员,他们才是战争的主宰,这也许是影片编剧的心声。

五,国民党军队不像过去中共电影中描绘的那样不抗日、光反共。国民党杂牌军司令马胜魁的队伍,虽然装备、战术比八路军差得多,也敢伏击日军(然而影片又显示,没有小分队出手相救,国民党军队肯定会吃日军的大亏〕。

六,中央社女记者吴效瑾不是娇滴滴的千金小姐,而是一位能骑马打仗、枪法准的斤帼英雄。

当然,上述这些“改进”,都是为了衬托小分队队长刘亮的智勇双全、正义凛然、可爱可敬的光辉形象。可惜扮演刘亮的演员,其形象和气质,还不如当年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

最倒人胃口的是,在影片的结尾,日军黑田中佐率部队追上背着吴效瑾逃跑的江藤,他看了江藤交出地他妻子写的一封信之后,公然让两人从容逃走,而在他旁边和后面,还站着大批荷枪实弹的日军呢。

总而言之,这仍然是一部在新形势下歌颂中共抗战的伟大功绩、共军神勇无敌的政治宣传品。解放后中共的执政几乎乏善可陈,只有吹捧其解放前的光辉历史,才能证明其现在执政的合法性。

利用文艺作品歪曲历史比歪曲现实容易得多。生活于专制环境、未亲历那段历史的人,难以看到不同于官方立场的历史文本解读,不易识破官方文艺作品的欺骗伎俩。他们很可能以为这就是历史真相,而不知道自己一直在被官方宣传部门牵着鼻子走。想一想当代中国青年对文革的“了解“吧。

但这些政治宣传品究竟反映了多少历史真相呢?只有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