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在我的历史观中,最根本的判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好不好。
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应当是客观,但什么是客观呢?
客观的就是要求我们尽可能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要被片面的知识和片面的说教所迷惑。
但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我们以为自己很客观,但实际上早已被片面的知识、片面的观点塞满了脑袋。而且,这些片面的已有知识,阻碍着我们去接受新知识,特别是与既有知识不相符合的知识。
如果我们想做到客观,就必须存一个开放的心灵,敢于怀疑和否定自己认为一贯正确的东西,多接触新知识。要敢于使用我们的理性,对我们接触到的知识进行评估。所谓理性,简而言之,就是要符合逻辑。
如果我们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还是早些年别人灌输给我们的那些东西,我们已经很多年没读过新书,没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进展,那么我们最好应当谦虚一些,不要先入为主地将一切不符合我们认识的观点都当作不客观,当作偏激。也许真正不客观的是我们自己。
我们以为做到了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以为做到了客观,实际上,我们与世界的真相还隔了很远的距离。是的,看待任何事情都应当多换些角度。但如果我们没有对真相进行过考察,没有抓住事情的本质,只坚持一个空洞的原则。那么,我们往往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稀泥”主义的泥淖。
我们反对和稀泥。如有人对你说:“任何人都有对有错,任何事都有好有坏,任何社会都有优有劣,你不要那么片面,那么偏激!”你就该知道,他们在和稀泥了!
一分为二,是某些人随身携带、随时备用的“和稀泥”法宝。这些人貌似公允,实则缺乏原则和立场。他们的“立场”,不过是很久之前别人帮他们设定的。
我们有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标准。我们绝不和稀泥!
在我的历史观中,最根本的判断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看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好不好。
老百姓的生活贫苦不堪、缺乏自由、没有尊严、充满恐惧,你要跟我说什么国家强大了、原子弹爆炸了、卫星上天了什么什么的,那我觉得都是扯淡。
电影《芙蓉镇》里,秦书田对胡玉音说:“活着,像牲口般地活着!”这句话,可以注解一个时代。也许某些人在那个时代过得不错,但我知道,它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不管是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三千万,都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热乎乎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他们是我们的亲人!
某人杀死一人,你说他是罪犯;某人致死上千万人,你说他是什么?英雄?伟人?神?
人的生命无价,人的自由无价,人的尊严无价。在这些面前,一切革命的荣光、丰功伟绩,都显得无足轻重。
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人民过得更好,如果革命之后,人民的生活过得反而没有以前好了,那么,这样的革命值得反思。
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也不是根据他的主观意愿,而是根据他的行为产生的后果。如果说某人抱着建立人间天堂的愿望,却让人们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我们难道好意思这样评价他:“看,他的本意是好的!你们应当体谅他!”这样的思维很荒谬,也很可怕。
什么是地狱?人将相食、人人相斗、朝不保夕、知识无用、文明毁灭、人性沦丧,就是地狱!
某些人有着旷世之才,其谋略、功绩让人叹为观止,让人对他产生抑制不住的崇拜之情。然而,我们需要警醒!
江山代有英雄出,各苦生民数十年!(于右任语)
世界上有太多值得我们崇拜的人了。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改善、丰富、提升我们的生活,最值得我们崇拜。真正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想家,也可以成为我们崇拜的对象。对政治家的崇拜,最要谨慎。就我来说,能够列入我的崇拜目录的大政治家,非常稀少。华盛顿应该算得上。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很多人崇拜某人,是因为他是自己的家乡人。家乡出了个大伟人,多不容易;从小的熏陶,让我们不得不为他自豪。我对这些人的深厚感情,表示理解,但不认同。
任何东西都不能成为我们认识真理的障碍。
在很多场合,我们应该顾及他人的情感,应该顺应自己的喜好,但在探求真理的场合,我们不应被这些东西所牵绊。你如果不能克服这一点,那么,我们换一个话题。
以上,作为对我的某些朋友的回复(最近,和他们有些争论)。如有得罪,请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