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苏州
(2016-3-27)
作为中国外资制造企业的最大聚集地,在外资全面撤离中国的时候,苏州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15年苏州的工业数据勉强持平,总产值3.57万亿,较2014年下降了0.2%。往前几年看,这种工业萎靡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2014年工业总产值只有0.2%的增幅,2013年增幅4.1%,2013年3.4%,2012年3.5%。一直要回溯到2011年,才能看到一个像样点的工业增长数据:当年度的工业总产值是3.33万亿,增幅为17%。近4年来,伴随着外资逐步逃离中国,苏州在工业领域已经完完全全的丧失了增长性,而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又根本没人知道。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产业转型和升级的口号,从2012年苏州的工业增速坠崖式的下跌开始,已经在喊了。呵呵,喊了4年,毫无作用。既然2015年苏州已经连微弱的工业增幅都维持不了,转入了跌势,那接下来,只能是令人目瞪口呆的坠崖。
至于结果会怎么样,不要问,到2017年,各位失业大半年的邻居拿着菜刀来敲你家门的时候,各位就知道了。
互联网真能救中国吗
2016年4月4日
在本篇之前,我们前面已经讲述了12座城市,第一波讲述的是经济已经完全崩塌的齐齐哈尔长春沈阳本溪和吕梁。这些地方深陷过剩产能之苦,并且被这个国家彻底放弃,没有了中央财政补贴,只能等死;第二波是萧条的二线城市,包括苏州、重庆、天津、南京,好在手里还有点余量,还能向钢铁水泥之类的过剩产能投入巨额财政补贴,维持表面上的数据增长。唯有武汉是特例,真正实现了产业转型。第三波随机选择了南充和洛阳,这俩正处于输血吊命之中,一旦输血停止,就是崩盘之时。这些讲述无疑是灰暗的,看不到任何希望。武汉固然能实现转型,但却不为官方认可,甚至连它的市民都没能意识到转型的艰辛,对着满城挖整天破口大骂。就这么冷眼一看过去,整个中华大地,大江南北,统统都是一片萧条,连块遮羞布都找不到。
今天我们终于把视线转到浙江,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而杭州,则是浙江民间财富的聚集地。到今时今日,杭州这个城市,已经成为一座图腾,一个象征,一个对未来的希望。在官方的宣传口径里,杭州,这座诞生了阿里的城市,似乎是萧条的中国经济的最后一块遮羞布。新兴产业的创业者们,整天沉浸在编码世界的攻城狮们,电商的小店主们,将杭州视为麦加似的圣地,终其一生,是一定要到杭州的阿里总部门口朝拜一次的。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创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成为官方口径中,挽救萧条之中的中国经济的最后一道灵丹妙药。然而我们今天要做的,却是一件残忍的事:我们要撕下杭州的画皮,我们要用官方的数据,指出杭州经济同样陷入萧条的真相。如果,互联网连杭州这座圣城的经济都挽救不了,那么,我们能指望它能挽救中国吗?
最重要的,当然依然是工业数据。在这里我必须要说明一下:所有的第三产业,金融旅游餐饮,包括互联网产业,统统不创造财富,只不过是服务于工业罢了。唯有工业,才能创造财富,为这个国家的近14亿人口,带来充分的就业和足够的生存资源。工业一旦萧条起来,很快就会传导到第三产业,带来全面的萧条。2015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03亿,杭州统计局同时宣布的增长率为0.5%,这本身已经很低,几乎就是零增长。然而,我们已经有了前面12个城市的经验,知道凡是小学数学成绩好的,就没资格进统计局,所以我们很有必要自己检查一下增长率。我们查阅杭州的统计年鉴,很容易就查到了,2014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能为12853亿,很明显,这个数值比2015年大!这么一看,2015年,杭州的工业产值萎缩了2.7%!这已经算是比较清晰的萎缩了。当然了,我们不能简单的就得出结论,说杭州的工业萎缩始于2015年,我们再把数据往前翻一翻,呵呵,2012年,才是杭州工业产值的峰值年份,当年度产值为12959亿,此后就呈现出清晰的下滑趋势。恰好,我们其实是知道的,2012年之后,中国民营经济开始遭遇到国进民退政策的酷烈打击,权贵资本开始肆无忌惮的侵占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并引发了民企老板的移民潮。作为民营经济的大本营,杭州当然不可能躲得过这波逆流。它的这一组经济数据,完整的体现了2012年之后,中国经济逐步走向萧条的特征,甚至连背后的原因,都恨不得已经直接印在了纸上。
这不算完。我们再来看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呵呵,2015年,杭州有18%的工业企业亏损,几乎每5家企业就有1家亏损。这可比当年度全中国平均13%的企业亏损比例高出了足足5个百分点,简直就像是经济已经彻底沦陷的东北城市似的。我们再往前翻一翻,2014年杭州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为14%,当年度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11%;2013年杭州的企业亏损面为15%,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依然是11%;2012年杭州企业亏损面为15%,全国平均水平依然维持在12%。一直追溯到2011年,杭州的数据下降到13%,但这一年,全国的平均水平也才9%呢。要知道民营企业的日子其实一直都不好过,从银行贷不到款,动不动就资金链条断裂,这可是常态,民企从来都不被当成是这个国家的亲生子看待的,恨不得连家奴的地位都没混上。作为民营企业的大本营,杭州的工业企业长期维持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亏损比例,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了,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如火如荼的互联网产业,并没有给杭州萧条的民营工业企业带来新的生机。由始自终,它们都行走在死亡的快车道上。无论这5年来互联网被炒作得有多热,杭州的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依然从13%坚定的上升到了18%,始终将全国的平均水平远远甩在脑后。似乎在这个数据上弱于全国的均值,会是一件很丢脸的事似的。
而另外一个足以佐证杭州工业萧条的数据,就是工业企业的利润数据。2015年杭州规模以上企业创造的总利润为882亿,请注意,杭州统计局悍然宣布,利润增长幅度为2.4%。然而我们再次对统计官员的小学数学成绩表示了谨慎怀疑,需要把2014年的原始数据翻出来看看,呵呵,从统计年鉴里很容易就查到了,904亿。这么一算,杭州2015年的工业企业利润规模刚好是萎缩了2.4%。都是2.4,只不过是前面正号和负号打反了,这还真是个有趣的巧合。然而,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虽然工业企业的利润减少了,但是企业的税负可没有减轻。中国企业的税负,那可是刚性支出,绝不会因为你企业挣的钱少了,亏损面增加了,就少缴一毛钱的税。2015年杭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缴纳的税负总额为1538亿,与2014年完全相同。这么一看,杭州的税吏,可真是爱岗敬业的标兵,为了完成税收征缴任务,那可是下了死力气的。只不过,杭州那些艰难求生的企业家的泪水,就被掩盖在了一片歌舞升平之下,没人能看到了。
此外,可以佐证杭州的工业陷入了全面萧条的数据还有很多:2015年杭州的出口增长率仅1.8%,几乎就是持平,是为近20年来最差的数据,要知道2014年也还有9.8%的增幅呢,现在这个数据相比较起来,直接就是坠崖。工业用电量407亿千瓦时,相对于2014年的420亿千瓦时,降幅3.1%。至于主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几乎全部出现大幅度萎缩。洗衣机下降10%,计算机产量下降22%,电视机下降37%,这可是杭州拿来撑门面的电子产业了。连最优势的饮料产业,软饮料的产量,都下降了8.3%。如果不是光缆产业还混出来一个18%的增幅,整个产量数据表简直就是不堪入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15年杭州的固定资产投资虽然实现了12%的增幅,但是基本上投入到了第三产业,也就是房地产之中,而工业领域,基本上就是个零增长。原本依靠强大的民营工业企业维持着城市经济活力的杭州,也不再愿意搞实业了。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所以,这么一看,所谓的互联网经济,所谓的新兴产业的圣地,也只不过是一个产业空心化的大泡沫罢了。互联网没能挽救杭州萧条的工业,难道就能挽救整个中国的工业?走在新兴产业最前端的明星城市,都只不过是苟延残喘,那么,那些留在后面的,已经沦陷的东北,已经死亡的山西,已经赤贫化的河北,又如何度过这经济的寒冬呢?
下一篇,我们会将视野转向河北,唐山,这座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工业城市。看看它的沉沦,以及它的未来。老蛮出品,必属精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