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ly 6, 2011

云儿 : "北美爱国者速写"

戴按:云儿此文颠覆了许多中国人对“爱国主义”一词的习见,值得一读。
(独立论坛,2011-07-04)

《北美爱国者速写(The Patriots of North America - A Sketch)》是一篇长诗,凡34页,出版于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一年,1775年。作者迈尔斯·库柏(Myles Cooper),时任纽约国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他热爱母国英格兰,坚决反对北美独立。看到北美土地上对抗英国的革命运动甚嚣尘上,浪潮一日高过一日,他觉得非常痛心疾首,忍不住大声呼吁,成为当时最著名的效忠派人士之一。1775年夏天,一群愤怒的暴民攻击他的住所,他不得不逃到一艘英国船上避难,从此离开了北美,回到英国永久居住。

长诗《北美爱国者速写》,记述了库柏对北美独立运动的观察、感触和抨击。标题中的“爱国者 (patriots)”一词,并非指他们这班效忠母国的人士,而是指那些鼓吹脱离母国独立的革命者,以及被他们煽动起来的普通民众。诗中谴责北美革命者们,披着爱国者的神圣伪装(Assum'd the Patriots sacred Guise),散布谎言,煽动攻击,诱惑无知大众背叛英国,以自由为名,行叛乱之实(Treason in Mask of Liberty),等等等等。

在当年的北美革命中,有立场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是库柏这样的保守人士,忠于母国反对分裂,称为托利党,也被称作“效忠派(the Loyalists)”;另一派主张捍卫自由,为此目的不惜与英国对抗乃至分裂,称为辉格党,也被称为“爱国派(the Patriots)”。这里,效忠派与爱国派,乃是当时两派都接受的政治标签,常常被用来指称对方。

今天一些国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主张分裂的反而叫爱国者,主张统一的却只是效忠派呢?这不是跟今天共产党灌输的爱国观念恰恰相反吗?还有人断定,革命派之所以被称为“爱国者”,那是因为华盛顿革命家借法国军把仗打赢了,若打输了他就是“法美”“叛国贼”。很可惜,这种成王败寇的逻辑,显然背离了历史真实---事实上,当年主张独立叫做爱国者,并不是革命胜利后才有,早在独立战争以前就这样称呼了,连效忠派都称他们为“爱国者”,以区别于自己这班忠于英国的人士。

我读美国历史,发现当年美国人所称的“爱国者”,用的是patriots这个词的本义,fellow countrymen,即“乡亲同胞”的意思。忠于这一片土地上的乡亲同胞,就是“爱国者”。而北美殖民地上乡亲同胞之间的忠义之情,恰恰是在大家同心协力捍卫自由抵抗英国的过程中,极大地表现了出来。

这种爱国情感的首次爆发,应当是在1765年抵制印花税的运动中。一个名为“自由之子” 的组织,号召北美同胞们起来,驱逐征税官,抵制英国进口货。许多地方的民选议会也相继通过了抵制英货的决议。在罗德岛,一群名为“自由之女”的姑娘们聚集起来,自己纺纱织布,以示拒绝英国布料的决心。当年3月12日的一篇报道,称此为“爱国主义(patriotism)”之举。在这年年底的日记中,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的约翰·亚当斯,形容这一年为北美“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大展现。

不难看出,此处的“爱国主义”,与抵制母国进口货物联系在一起,展现的是忠于本土乡亲的热诚,并非热爱那个压制乡亲的母国。

此后,随着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趋于激化,基于本土乡亲同胞之义的“爱国主义”,成为号召民众起来反抗英国的一杆大旗,革命者也被称为“爱国派”。在众多宣扬爱国的演讲、文章和诗歌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女性的声音也没有缺席。比如这一首“女性爱国者之歌(The female patriots)”,出版于1768年,诗中说,如果自由之子表示屈服,那就让自由之女们站起来吧;为了自由,我们远离茶叶;作为爱国者,我们拒绝自己的口味。等等等等。

独立战争开始后,爱国更与独立紧紧联系在一起。许多地方成立的自治组织,叫做“爱国委员会(the patriots committee)”;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又叫“爱国军(Patriots Army)”;投身抗英的战士,统统被称为“爱国者”。梅尔·吉布森2000年主演的独立战争史诗,之所以取名《爱国者》,正反映了这样的历史事实。